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導遊行兇背後:暴亂的經濟創傷

2019-08-23

文|鍾智維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僅僅兩月,香港就已面目全非,而將軍澳傷人事件則將社會對立情緒再次推高。毋庸置疑,暴力犯罪必定遭到法律制裁,傷人洪姓導遊必須為盲目衝動付出「埋單」。

不過,回看洪男的行兇動機:收入大減遷怒反修例抗爭,事發當時屬酒後狀態,不滿對方政見而犯案。在譴責洪男的同時,或許也應思考,暴亂阻人生計難道不是導致血案的幫兇?畢竟,此類事件並非個案,暴亂兩月發生多宗因立場對立導致的暴力案件。而市民雖對暴力抗議頗有怨言,但大多屬敢怒不敢言,更沒有訴諸暴力。不可否認的是,香港社會的焦慮感在劇烈飆升,有心理學專家直言,暴力襲擊事件增加市民不安感,整體社會的情緒健康已經亮起紅燈。

港人為何如此焦慮?從一系列透著寒意的資料即可窺見一斑。示威者上街阻路,所到之處商鋪無奈拉閘,入境旅客數量、零售業銷情、食肆生意應聲下挫。7月中起約三周,訪港旅客按年下跌1.5%,至7月下旬跌8.2%,7月底跌幅擴大至26%,8月首周更跌31%,次周續挫超30%,最近一周跌幅擴大至40%,且情況不斷惡化,四成旅遊業者收入下跌超過90%。遊客少了,零售業銷售亦冷清不少。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與去年同期相比,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銷貨價值跌超17%,服裝下跌約8%。食肆第二季收益下跌4.6%,10年來最差,兩月已有10間酒樓結業。而酒店業7月入住率則同比下跌3%到4%,預期8月會擴大至30%。

動亂砸爛打工仔飯碗

上訴勞工密集服務行業遇冷,立馬推高失業率,由4月至6月的2.8%,上升到5月至7月的2.9%,「失業大軍」增加約4200人至11.85萬人,其中以餐飲業為重災區。

整體而言,二季度香港GDP同比微增0.5%,環比出現負增長,錄得負0.3%,標誌經濟景氣度的採購經理指數在7月份跌至10年來最低(43.8),營商信心跌至3年半以來最低。而各大行紛紛看壞香港經濟,摩根士丹利將今年GDP增長下調至負0.3%,星展銀行認為零增長,稍樂觀的高盛也不過微增0.2%,技術上將進入經濟衰退。而第二季貨物出口按年跌幅擴大至5.6%,金融海嘯以來最慘,6月跌幅更達9%。

鑒於影響顯現後置,香港第三季甚至第四季經濟恐更不樂觀。尤其是動亂事件會引發模仿效應,遊客止步、零售冷清會呈加速狀態,相關行業景氣還未探底。

另外,雖說零售及旅遊業並非香港經濟支柱,但動亂危機無可避免會外溢到金融、貿易上。尤其是作為「最自由營商環境」的金融中心、自由港,安全、穩定非常重要,動亂必定會削弱投資者信心。資料顯示,恒生指數7月以來跌幅已達10%,尤其集中在7月下旬以來的動亂升級期間,顯示資金有出走跡象。而過去十年間,內地企業來港上市、內地資金挹注保險業,對香港保持繁榮有不少貢獻,惟好景在動亂下恐難延續。當香港經濟因動亂陷入惡性循環,短期難以恢復,勢必會帶來更大衝擊。

香港人被公認最務實,「搵食嗻」「有嘢做咩做咯」,正是這種獅子山精神,讓香港經濟歷經亞洲金融危機、非典、國際金融風暴等大風大浪仍屹立不倒。如今,從內部爆發、被外界稱為「自殺式襲擊」的動亂,嚴重打亂了香港發展的步調,更讓香港國際形象蒙上濃重陰影。關鍵是,這場動亂至今仍看不到平息的跡象,最後會有多少人因此丟掉飯碗?香港經濟又能否挺住?是個大大的問號。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