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報網記者 海岩 北京報道)去年至今內地密集出台支持中小微及民營企業融資的政策措施,不過中國社科院在京發佈二季度中國槓桿率報告表示,由於影子銀行融資規模保持穩中續降,二季度內地非金融企業部門再次出現去槓桿。總體看,國企在資產端仍在快速擴表,以工業企業為代表的民企增速緩慢;國企債務則以更快速度上升,在非金融企業中的佔比升至69%,民企債務佔比仍在下降。
這份由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發佈的報告指出,上半年非金融企業獲得的信託貸款、委託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影子銀行融資工具規模,從2018年末的2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降至23.5萬億元,與名義GDP比例也從26.7%降至25.2%,是拉動槓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金融部門數據亦顯示,金融部門延續2017年以來趨勢繼續縮表,槓桿率仍在下降,銀行表外業務明顯收縮。
在銀行貸款方面,國企債務在非金融企業部門債務中的佔比進一步提高,從一季度的68.2%升至69%;民企債務佔比仍在下降。在監管部門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推動下,利率中樞已整體下移,到二季度末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66%,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五大行新發放的普惠性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為4.78%,低於貸款平均利率,也比2018年平均值下降0.66個百分點。
報告認為,在降低民企融資成本方面取得一定進展,但由於國企債務已更快速度增加,從數量看民企債務佔比仍在下降,這表明在解決民營小微企業「融資貴」的問題時,若風險溢價不能得到合理補償,或會在某種程度上加劇「融資難」問題。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國家資產負債表研究中心副主任常欣在解讀報告時還指出,在信用緊縮背景下,2018年以來私營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大幅抬升,主要是融資環境惡化與國有企業擠出效應共同作用下的被動加槓桿,虧損民營企業數量與虧損國有企業數量之比從2017年末的4倍快速升至6倍多。
此外,從整體看,今年上半年內地包括居民、非金融企業和政府部門在內的實體經濟槓桿率上升5.8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大幅上升5.1個百分點,二季度僅上升0.7個百分點。報告認為,二季度槓桿率增速大幅回落,對後續增長帶來壓力,助力穩增長仍需容忍槓桿率適度抬升。
責任編輯: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