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周琳 鄭州報道)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10日在中國北斗應用大會上透露,自去年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建設完成後,落地應用持續擴大,去年產業產值已超過3000億元。目前物美價廉的北斗芯片進入28納米時代,實現規模化應用,帶動了更強的北斗產業生態。
北斗衞星導航系統由中國自主研發,作為全球四大衞星導航的核心供應商,去年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衞星導航服務,2020年前將完成全面建設。中國北鬥起步晚發展快,衞星數量已超過了美國GPS。
近六成國產手機已使用北斗芯片
「天上要好用,地上要用好。」在B端、G端市場愈加成熟後,北斗逐步將重心轉移至民用市場。深圳華大北斗科技公司曾研發出全球首個支持北斗三號信號體制的芯片,可實現厘米級、毫米級的定位精度。
該公司技術負責人劉輝對本網表示,近兩年國家加速芯片發展,北斗也着力於終端芯片技術,目前芯片的價格和技術已經和美國趨同。
在大眾消費重要領域——智能手機上,超過60%的國產智能手機可支持北斗定位芯片。他透露,儘管GPS進入中國市場早,手機製造商更換需要不小的成本。但隨着中國越來越強調自主技術,更多的國產手機開始轉向購買北斗芯片。
如今,北斗已經在交通、通信、海事、電力、民政、氣象等多個行業落地。中國衞星導航定位協會會長於賢成對本網表示,未來北斗的高精度和5G的高速度結合將極大地提高人民生活的質量,例如在智能駕駛、智能穿戴、健康養老等方面。預計至2020年,中國衞星導航產業的規模將超過4000億元。
責任編輯: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