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梧桐樹下小洋房,里弄小巷石庫門。行走上海,無論是穿梭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區,還是漫步於綠樹成蔭的街頭巷尾,總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由內而外散髮出的開放氣質,總能在不經意間被開放的精神、包容的心態感染。
這份開放氣質,在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車水馬龍里。晚上10時,自貿試驗區洋山保稅港區海關大門外,通關的集裝箱貨車排成長龍,高速路旁的大排檔里熙熙攘攘、生意興隆。
這份開放氣質,在繁華都市的日常生活中。清晨7時,黃浦區麗園路上的「Morning Hill」餐廳門口,說著各地方言的人們排起長隊,吐司漢堡、餛飩燒賣、豆漿油條……不同地域的美食齊聚這家餐廳,滿足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需求。
這份開放氣質,在商業中心的熱鬧喧囂間。中午12時,上海新天地商圈,古樸的石庫門掩映在時尚的高樓里,幾米之隔的特斯拉上海體驗中心,新款電動車已擺上展台,吸引著眾多愛車族圍觀。
「上海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長期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上海之所以發展得這麼好,同其開放品格、開放優勢、開放作為緊密相連。」習近平總書記如此評價這座城市。
新開放——
對照最高標準,實現最好水平
黃浦江南岸幾百米的綠地旁,矗立著大華銀行大廈,這是陸家嘴一棟由外資銀行參與設計並投資購買的甲A級寫字樓。讓大華銀行(中國)堅定信心大手筆投資的,正是上海越來越高的開放水平。
大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兼首席執行官符懋贊,興奮地跟記者數起了這些年的「幾大步」:2014年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支行;2015年獲得了黃金進出口的行政許可;2018年入圍首批人民幣對泰銖直接交易做市商。
金融業常被視為開放的深水區,也是衡量開放水平的重要標誌。「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如今,「上海價格」影響世界,上海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完備的城市之一。
從全國第一家保稅區到第一家自由貿易試驗區,從第一塊土地批租到第一份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上海對照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為我國全面擴大開放探索了新途徑,積累了新經驗。
上海的高水平開放,要「量」更要「質」。
總部經濟,上海外資的一大特色。目前,上海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93家、外資研發中心449家,成為我國內地外資總部型機構最多的城市。
「在上海,為世界。」在總部經濟帶動下,上海的外資企業不斷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了全市20%的就業、27%的GDP、33%的稅收。
既重硬實力,更重軟實力,是上海高水平開放的真實寫照。
佳士得,全球最負盛名的藝術品拍賣行之一。2014佳士得上海春拍中,英國藝術家達明赫斯特的一幅作品申請辦理入境,這幅含有192只整只蝴蝶標本、500對蝴蝶翅膀標本的畫作,考驗著上海的通關速度。「這些標本來自美洲、歐洲不同的國家和地區,辦理各類手續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按此流程,這件藝術品將無法參加競拍。」負責畫作入境的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胡環中對此印象深刻。
讓胡環中意外的是,上海海關根據企業需要,僅用一周時間順利完成手續。「遇到困難不退縮,先問問為什麼不行,這是上海重要的開放軟實力。」胡環中十分感慨地說。
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頭頂眾多光環,上海沒有滿足,高水平開放永遠在路上。
去年7月,上海按照「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的要求,推出「擴大開放100條」行動方案,在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等5個方面,對下一步擴大開放做出具體部署。「名叫行動方案,就是要見行動,方案每一條都要真正管好一件事或一類事。」上海市發改委主任馬春雷對此信心滿滿。
新作為——
激發開放活力,打造開放高地
塔吊高聳入雲,機械轟鳴陣陣。從市中心驅車近一小時,記者來到浦東新區周祝公路278號。這裡雖是傳統意義上的郊區,但開放力度不減:上海西門子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建設工地上,去年新增投資30億元的實驗室診斷新工廠正在緊張建設中。
「西門子醫療在全球每賣出兩台CT機,就有一台是在上海生產的。」在上海西門子醫療工作20年的公司總經理孔軍博士感慨,從30多人的小工廠到千餘人的團隊,公司已成為西門子醫療全球重要的生產和研發力量。「我們深切感受到,上海在開放中發展,在開放中形成新優勢,並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迎接新一輪高水平開放。」
記者一路採訪,與不同領域、不同崗位的人談開放、說開放。儘管每個人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自信滿滿。
這股自信從哪裡來?
來自於人才優勢。從初創到壯大,上海西門子醫療的研發和運營團隊很少在招聘上「卡殼」,海外人才很願意來上海發展。
來自於產業配套。西門子醫療所在的張江高科技園區,有覆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精准醫療等領域的產業集群。整個長三角地區在醫療設備生產領域的產業配套都相對完善,為西門子醫療的生產佈局打下了基礎。
來自於營商環境。令孔軍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公司新增投資的審批,在相關部門支持下一路暢通。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上海是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幹出來的。
從市中心人民廣場向南15公里,上海漕河涇綜合保稅區的海關大門映入眼簾。這個面積僅0.807平方公里的綜合保稅區,今年一季度實現工業總產值達79.74億元。
記者站在通關閘口前,一輛江蘇牌照的大貨車緩緩駛來,來自蘇州的田師傅今天要給保稅區內企業配送原材料。他拿出一張印有條形碼的核放單,在閘口的掃碼器上輕輕一掃,大屏幕上立刻顯示放行,整個流程如高速公路收費一樣簡單。
「這一掃,車上所有貨品信息已經全部錄入了海關信息系統。」龍吳海關物流監控一科副科長岑禕告訴記者,如今,全流程無紙化通關已全面推行,為企業搶出了時間,降低了成本。
土地、勞動力等要素供給的比較優勢不再,制度供給越來越成為上海重要的發力點。上海以建設貿易投資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規範、法治體系最完善的世界一流營商環境為目標,加大力度推進全市各領域營商環境改革,去年推出56項改革舉措,全面完成兩批共198項「證照分離」改革試點事項,辦事環節平均壓縮30.5%,辦事時間平均壓縮52.8%。
位於徐匯萬科中心G座的上海酷豆灣公司市區辦公室里,來自德國、法國、伊拉克等國的幾位年輕人正在熱烈討論著自己的創業項目,企業文化、寵物服務、國際象棋培訓……一個個夢想從這裡起航。
今年上半年,酷豆灣集聚的外資企業數佔上海新增外商獨資企業數的8.5%,佔全國的1.5%。「在上海,我們看到實現夢想的希望,這裡的未來充滿機會,我們有信心做得更好。」伊拉克小伙子杜銳達說。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打創新牌」,一路走來,上海始終保持著改革開放再出發的蓬勃朝氣和昂揚銳氣。開放基因、開放智慧、開放行動,成就了「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讓上海成為全球分享中國發展紅利的開放高地。
新收穫——
提升城市品位,共享開放紅利
上海浦東金橋鎮有個「小聯合國」,那就是遠近聞名的碧雲社區。
名氣從何而來?在這片2.5平方公里的社區,19個居民小區的1.4萬常住人口中,外籍居民佔50%以上。
徜徉碧雲社區,彷彿置身異國小鎮,小洋房鱗次櫛比,格局敞亮,大型商貿中心、國際學校、體育休閒場館……生活設施和服務一應俱全。
「隨著上海開放的步伐加快,大量外國管理人員來到上海,為了讓他們進得來、留得住,我們開發建設了這個社區。」碧雲社區黨委副書記楊燕告訴記者。
碧雲社區就像是一扇窗口,由此觀看,上海的開放是具體細微、可感可知的。「在碧雲,我們並不認為自己是外來戶,而是上海的一分子,我們沒有理由錯過上海開放的紅利和實惠。」住在這裡的英國小伙特里斯坦看到了上海開放的巨大機遇。
正如特里斯坦所說,上海開放的紅利看得見、摸得著。這座城市裡,每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精彩的開放故事。
開放是什麼?上海人有著自己的理解。
「開放就是餐桌上的進口美味更多了。」在長寧區長寧路88號的盒馬鮮生超市裡,上海本地人李阿伯挑選著當天的食材。北美波士頓龍蝦、英國麵包蟹、泰國榴蓮、越南火龍果……進口生鮮種類豐富,價格也比以前實惠得多。
「開放就是創業機會更多了。」在上海創業的法國小伙子筠連說,跨境電商在中國蓬勃興起,帶來巨大市場機遇,自己目前是一家科技信息公司創立者,旨在提高中國企業的海外知名度。
「開放就是每天都不再愁貨運訂單了。」在上海當貨車司機的李師傅說,隨著上海自貿試驗區的發展,貨運訂單越來越多,路邊吃碗面的工夫,新訂單就找上門來。
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上海的高水平開放帶來滿滿獲得感。
不出國門,家門口就能選購外國產品。由上海外高橋集團搭建的國別(地區)商品中心,讓你零距離接觸進口商品。澳佳寶、貝拉米、奔富、甄妮詩……這些中國消費者費盡心力海淘的澳大利亞「寶貝」,在這裡成了尋常商品。
緊隨其後,智利、中東歐16國、匈牙利商品中心以及格魯吉亞葡萄酒(上海)展示中心等均已開門迎客。
上海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上海。目前,來自全世界182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在滬投資,不僅帶來了大量的國際資本、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及生產組織和管理模式,也增進了文化、人員的往來和交流,加深了上海同世界的內在聯繫,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層關係。
新起點——
扛起時代使命,勇闖開放新路
改變還在進行中……
青浦區,地處上海西郊,南與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相接,西與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崑山市相連,區內東西兩翼寬廣,中部狹窄,彷彿一隻蝴蝶迎著太平洋振翅高飛。
不靠海邊、不臨大港,在以開放型經濟見長的上海,青浦的地位並不突出。2017年,上海市貨物進出口總額32237.82億元,而青浦僅有759.7億元,佔比不到2.5%。2018年11月,這個位於上海西部邊緣的地方,一下成了世界的焦點,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帶來3617家境外參展企業和578億美元的累計意向成交額。
進博會為什麼選在青浦?換一種眼光看問題就不難發現,這裡確有獨特之處:澱山湖邊,江蘇、浙江與上海在此接壤,長三角的互聯互通在周邊300平方公里土地上日漸密切。
「我們要緊緊抓住國家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新機遇,依託進博會永久舉辦地這個品牌,借助國際貿易的集聚優勢,增強對長三角地區的功能和服務輻射。」青浦區委書記趙惠琴對未來滿懷憧憬。
企業也從這裡尋覓到了新的商機。「自去年11月開業至今年上半年,貿易港累計接待參觀客流超過35萬人,接待國內外專業採購商700余組,幫助150家客商成功對接下游渠道。」綠地商貿總經理薛迎傑告訴記者,作為承接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和助推上海「四大品牌」建設的重要載體,綠地全球商品貿易港正致力於打造聯動長三角、服務全國、輻射亞太的進口商品集散地、首發地。
「從上海出發,輻射全國,對接世界。」採訪中,記者多次聽到這句話,它顯示了高水平開放的大胸懷、大手筆、大氣魄。
上海的高水平開放,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
行走長三角,最大的感受就是一體化加速實現。記者從浙江來到上海,打開手機上的「杭州公交」APP,在上海地鐵聯通使用……今天,居住在江浙,創業在上海,已是不少年輕人的生活模式。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中央的重大戰略佈局,也為上海推動長三角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提供了重大機遇,提出了更高要求。」上海市市長應勇說。
7月27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啓100天倒計時。在上海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二期項目工地上,工人們正揮汗如雨。「機遇一起抓,紅利一起享。」第二屆進博會更加註重加強長三角區域聯動,三省一市簽署「協同做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服務保障工作合作協議」,提出在長三角主要口岸開闢綠色通道等舉措,共同把進博會打造成長三角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從長三角再到全中國,上海扛起責任,建好新時代改革開放試驗田。
首家自貿試驗區花落上海,讓全國羨慕,讓上海倍感壓力。上海自貿試驗區始終堅持先行先試、制度創新,跑出了高水平開放的加速度。更讓上海人驕傲的是,累計已有12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從自貿區走向全國。
「自貿試驗區不是上海的自留地,而是國家的試驗田。」上海人對此非常自豪。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朱民表示,下一步自貿試驗區仍然要在擴大開放上發揮試驗田的作用,讓更多的國家對外開放戰略部署在這裡先行先試。
瞄准全球,上海更加清楚自身肩負的改革開放新使命。
洲際旅行,飛機是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如今,全球唯一一家專業航空仲裁院——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提升了中國航空話語權。這裡可以受理全球範圍內的航空運輸、飛機製造、飛機銷售、航空保險、油料供應等各類型爭議案件。
「仲裁院成立後,不少大的航空企業都修改了公司對外合同,將上海國際航空仲裁院約定為處理糾紛的第一選擇。」上海國際仲裁中心副主任、秘書長馬屹介紹,近三年來,上海仲裁機構共受理涉自貿區案件864件,涉外案件687件,涉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開始,上海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建設亞太仲裁中心,全面提升上海的核心競爭力和國際影響力。
上海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去年10月,世界銀行以上海和北京為樣本城市,推出《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中國營商環境的排名從第七十八位躍升至第四十六位,《報告》還向全球推薦了上海實施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企業登記「一窗通」服務等改革舉措。
「上海作為全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其使命不只體現在自身發展的水平上,更重要的是服務國家大局,代表國家參與全球合作競爭。」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認為。
上海應開放而生,因開放而興。新一輪高水平開放征程上,上海蹄疾步穩、信心十足!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