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機構發佈報告:大灣區城市群將呈協同增長之勢

2019-10-18
來自深圳與香港地產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如何協同發展以及未來大灣區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記者 胡永愛 攝)

來自深圳與香港地產領域的專家共同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如何協同發展以及未來大灣區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記者 胡永愛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熊君慧 胡永愛 報道)昨日(17日),在由高力國際主辦的「粵港聯動,睿見未來」專題研討會上,來自深圳與香港地產領域專家共同探討了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間如何協同發展以及未來灣區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會上,高力國際發佈了《粵港澳大灣區:2030年展望——未來十年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報告指出:鑒於未來大灣區寫字樓集群主要集中在深圳、香港和廣州,根據2019年—2028年經濟增長預期,預測未來三地市場需求總量將達2100萬平方米;而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的連通性改善也將形成協同效應,進一步推動灣區經濟增長。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一項重要的國家戰略決策,目的是在華南區打造一個世界級城市群以及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中國的貿易網絡。根據三年行動計劃,到2022年,大灣區將成為一個世界級創新孵化基地;到2035年,大灣區將成為一個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城市群。至此,城市群之間的經濟效益將發揮重要作用。

對此,高力國際華南區董事總經理馮文光表示,大灣區規劃的主體是圍繞四個核心城市(香港、深圳、廣州與澳門)打造一個生產力集群。例如,深圳與周邊就是一個獨具優勢的高科技生產力集群。除了注重各個城市之間的企業之外,生產力集群還應發揮金融服務、物流、運輸與旅遊中樞等專業優勢;而其他城市如珠海、惠州、東莞、中山等城市應通過藉助核心城市的力量發展並專註於高附加值製造、製藥、能源與其他產業,以支持核心生產力集群的發展。

「這些城市計劃大量投資基建,加強城際的互聯互通,從而促進城市間人員的自由流動,協同各中心,合力拉動大灣區經濟增長。」 馮文光說。據了解,為支持優秀人才跨地域工作,深圳市政府已制定資助計劃並設立合作平台向符合資格的港澳企業家與專業人才提供商業激勵與支持,並頒佈相關措施,通過技術運用,支持中小企業獲得跨境融資,提高跨境金融服務效率。

大灣區的雄心可以用它的規模來概括。就人口規模而言,大灣區人口規模不僅比亞洲其他城市群大,且遠大於美國各城市群。根據最新數據顯示,聯合國2015年預計,大灣區城市群11個城市總人口已達5400萬;從2015年至2035年,大灣區城市人口將增長30%,接近7000萬人口。這令大灣區成為世界上城市人口最多的城市群之一,城市人口比英國、法國或者德國的人口還要多。顯然,人口集中是生產力集群的一個主要因素。人際交往的增加通常會促進思想的自由交流。

高力國際諮詢部華南區執行董事陳厚橋表示,「對於像大灣區這樣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地區,連通性是一個既能促進亦能制約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政府已在2019年決定優先應用5G技術,作為科技中心,大灣區也極大地受惠於5G技術的投入使用。」

責任編輯:一粟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