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逾300港人內地輪候器官移植 港大深圳醫院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台上線

2019-10-20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為港大深圳醫院頒發牌匾及感謝狀。(記者郭若溪 攝)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為港大深圳醫院頒發牌匾及感謝狀。(記者郭若溪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0月18-19日,由港大深圳醫院舉辦的「第一屆粵港澳大灣區肝癌精準治療高峰論壇」啟動。其間,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主管的「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台在港大深圳醫院對接上線,患者和市民均可通過該院微信公號登記器官捐獻的意願。截止2019年10月19日,全國已有超過30家醫院共同參與了該平台的建設;全國共計超過112萬人次主動登記了器官捐獻的 意願。截至2018年末,仍有536名港澳台居民在大陸地區等待器官移植,其中香港居民313人。未來,香港居民或將有機會在港大深圳醫院接受器官移植手術。

微信三步驟登記成功

「施予受」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平台由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主管,成立於2014年3月,是國內首個器官捐獻登記網站,登記信息實時共享給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是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事業重要的宣傳動員平台和器官捐獻登記窗口。平台旨在進一步促進器官捐獻志願者登記工作、提高全社會對器官捐獻事業的認知。歷經五年發展,平台已成為我國器官捐獻領域中的重要宣傳前沿。

上線後,市民可通過關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微信公號(微信號:HKUSZH),點擊首頁「醫院概況」欄目,進入「器官捐獻」頁面,便可直接鏈接到「施予受」平台主頁面進行登記,流程方便快捷。

數據顯示,2010-2018年,港澳台居民在大陸地區共行公民逝世後器官來源移植手術1155例。其中香港居民676例、澳門居民71例、台灣居民408例。截至2018年末,仍有536名港澳台居民在大陸地區等待器官移植,其中香港居民313人、澳門居民39人、台灣居民184人。此外,2018年有2名香港居民在內地進行了器官捐獻。

對此,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器官移植發展基金會理事長黃潔夫表示,深圳是個光榮的城市,也是器官捐獻數量最多的城市,「希望通過『施予受』平台的建立,與市紅十字會、市衛健委和港大深圳醫院等醫療機構,共同創造一個從器官捐獻的動員、獲取和分配、器官移植醫療到人道主義救助的『深圳模式』。希望香港居民能有機會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優質的器官移植手術,期待通過共同努力,把這個夢想變成現實。」

目前我國約有30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每年僅有1.6萬餘人能夠完成移植,由於人體器官捐獻嚴重不足,許多患者在等待移植期間遺憾離世。據介紹,通過該站登記成為器官捐獻志願者,意味著公民表達了希望在逝世後將器官無償捐獻的個人意願。最終捐獻與否,取決於公民是否達到了符合器官捐獻的醫學狀態以及公民直系親屬是否同意,並經過嚴格的倫理、醫學等程序進行。已登記的用戶也可隨時取消捐贈意願。

持續推動精準肝癌治療人才培養 造福大灣區肝癌患者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塑造健康灣區」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願景之一,而「加強醫療衛生人才聯合培養和交流」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充分發揮合作平台作用,持續培養高水準年輕醫生,這也是港大深圳醫院自開業以來一直持續推動的重要目標之一。

2016年,在肝膽胰外科牽頭下,醫院與深圳市其他9家醫院共同成立了「肝癌精準治療互助聯盟」。該聯盟旨在利用院級會診平台,連通聯盟內成員單位,實現醫療技術共享,並利用港大深圳醫院已有的深港培訓平台,為有意願的醫生提供進修與培訓的機會,培養肝癌精準治療領域後備力量,造福大灣區肝癌患者。

2019年5月7日,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教授一行訪問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人民醫院,並攜手該院共同建設「肝膽胰外科工作站」,今後雙方將在肝膽胰外科學科建設及疑難危重病例上開展合作探索。

「中國是乙肝大國,肝移植是末期肝病病人最有效治療方法。我們很高興看到隨著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體系的不斷完善及規範,國家器官捐獻及移植事業發展非常迅速。器官移植是港大深圳醫院重點卓越中心之一,我們將繼續發揮深港合作平台的優勢作用,在粵港澳大灣區利好政策的支持與指引下,全面推進人才培養和服務,為提升大灣區醫療水平助力。」港大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教授表示。

截止2019年10月19日,港大深圳醫院已成功進行了三例無償器官捐獻案例,年齡跨度從19歲到74歲。三位大愛患者主要捐獻了肝臟和腎臟,讓多位生命末期的的患者得到了重生的機會。

責任編輯:滅白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