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懷抱,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進駐澳門履行防務,在「一國兩制」的環境下肩負重要使命。20年間,這支部隊時刻把握「定海神針」定位,保衛澳門百姓,亦以自身行動贏得澳門民眾真誠愛戴。
曾首批駐澳的現駐軍參謀部部隊管理處處長李翔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20年的時間裡,澳門市民對駐軍的感情從好奇到了解,到尊重,再到信任,結下緊密而真摯的軍民情,並隨之加深對國家的了解與尊重。
從陌生到「親如一家」
解放軍駐澳門部隊於1999年3月5日組建,當年12月20日依法進駐澳門。進駐之初,官兵駐地空間較狹小,加之對當地尚不夠了解,凡事謹慎為先,和外界聯繫很少,澳門市民也感覺駐軍神秘、陌生。當時,崗哨作為市民可以觀察駐軍的為數不多的地方,一時間成為關注焦點。
「按現在的說法,駐軍哨位是當時遊客必到的網紅打卡拍照點,澳門市民和遊客都非常好奇。」駐澳門部隊某保障隊上士張巖對記者介紹說,很多市民第一次見到這樣軍姿挺拔、一動不動的哨兵,甚至爭論起崗台上是否真人,直到換崗時才真相大白。
這種距離感並未持續很久。從完全封閉式管理到科學的嚴格管理演變,駐澳門部隊在不斷加強著同市民之間的聯絡。20年來,駐澳門部隊16次組織軍營開放,與澳門大中小學校、街坊社團開展文化聯誼170餘場次,受到市民廣泛歡迎。
張巖回憶說,每年「五一」軍營開放,澳門市民在參觀時都非常關心官兵的生活,常會問到「冬天冷不冷」「蓋幾床被子」「吃得怎樣」等很家常的問題。「他們很關心我們。每每這時候,我都會覺得大家就像一家人一樣。」
駐澳門部隊政治工作部宣傳保衛處處長溫志中說,20年來,一茬茬駐軍官兵在情感上高度自覺把澳門當故鄉,把澳門同胞當親人,交往中沒有任何隔閡;澳門同胞也很包容信賴駐軍。官兵走近市民,取信於民,奉獻社會,融入社會,在文化交流聯誼中與澳門民眾建立了血濃於水的同胞親情。
澳門駐軍是展示國家和軍隊形象的「窗口」,官兵始終保持威武文明的良好形象,從而在「一國兩制」下構建了新型的軍政軍民關係,增進了血濃於水的同胞情誼,培育了休戚與共的魚水深情。
民意調查顯示,澳門市民對駐澳門部隊的滿意率持續保持在99%以上。澳門歷史學者林發欽認為,駐澳門部隊不僅在忠誠地守衛澳門,而且在用心地學習澳門,理解澳門,情系澳門。
從「聽國歌」到「唱國歌」
軍營內外,一牆之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制度。駐澳門部隊是國家主權的象徵,地位重要,使命光榮。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讓官兵更深感責任重大。20年來,官兵們不辱使命,履行防務,宣誓主權,亦在過程中令澳門同胞增強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
2019年軍營開放日上,升國旗環節時的一幕讓眾多官兵感到非常動容。「國旗下,全體起立,隨著伴奏,澳門市民們齊聲高唱國歌,甚至大人懷抱裡的孩子都在咿咿呀呀地跟著唱。」張巖告訴記者,部隊最初駐澳的時候,沒有多少人會唱國歌,經常是戰士們唱歌,市民們邊聽邊注視國旗升起。
「但20年後的今天,市民已經從『聽國歌』改為『唱國歌』。這是遊子回歸母親懷抱的真摯情感,從開始的生疏、隔閡到如今的親密、貼心。」張巖說,自己作為一名駐澳軍人,此刻倍感光榮。
「澳門文化多元多樣、交流交融頻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駐軍的分內事、責任田。」溫志中介紹,20年來,駐軍40次舉行國慶和回歸日昇旗儀式,15次舉辦「八一」招待會,廣泛開展「中國故事」文化聯誼活動,建成開放境外第一家解放軍軍事展覽館,累計12萬餘人次入營參觀。此外,官兵還為大中小學入營培訓國旗手,赴澳門高等院校開展國家安全知識講座。
近年來,駐軍積極順應國旗法適澳和澳門同胞融入祖國、傳承中華文化的時代需求,為增強澳門同胞的民族認同感、國家歸屬感做了大量工作。「愛國愛澳,同心共圓中國夢」成為新時代澳門社會的主流價值觀。
今年11月,駐澳門部隊收到一封來自7歲當地小朋友的來信。信上以歪歪扭扭的字寫道,駐軍的兵哥哥是「真正的男子漢」,自己會以他們為榜樣,未來也希望成為一名真正的解放軍戰士。稚嫩的文字背後是真誠的期許,也是澳門市民對解放軍長期的信任與感激。
「天鴿」風災後的15萬感謝簽名
2017年8月,澳門遭遇53年來破壞力最大的颱風「天鴿」襲擊,加之正好趕上天文大潮,一時間全城暴雨傾盆,海水倒灌,樹木傾倒,垃圾成堆,滿目瘡痍。
經澳門特區政府請求和中央政府批准,駐澳門部隊根據中央軍委命令,首次協助特區政府參與救災。官兵不畏艱險、夜以繼日、風雨無阻地奮戰三天三夜,出動兵力2600餘人次、車輛160餘台次,疏通街巷約120.5公里,清運垃圾700餘車,幫助澳門社會迅速恢復秩序,贏得澳門同胞高度讚譽。
很多市民主動熱心為官兵送口罩、飲水、食品,有市民自發送錦旗和感謝信,更有15萬澳門同胞聯合簽名致謝。有簽名的市民囑托說:「我們沒辦法每個人都來看解放軍,務必把我們的簽名和感謝信交給他們。」
駐澳門部隊保障部部長高志軍向記者介紹,這是解放軍在澳門或香港駐軍首次在當地執行任務,可以順利完成源自於官兵長期不懈的訓練和堅定的使命感。「20年來,我們一直都作好準備,在澳門需要我們的時候可以站出來,保護和幫助這裡的人們。」
災害是突發的,但官兵對保障澳門安全的準備工作卻須周到完善。很早前,駐軍便作好應對突發情況的準備,依法與特區政府簽署有關協議與安排,並透過聯演聯訓等方式加強協調配合,應對可能出現的不同情況。
「我們一直在互相了解。他們從中認識到駐軍的能力可以提供保護,我們也不斷學習經驗做法,了解本地情況。」高志軍說,在災害到來時,特區政府和警方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市民也表達歡迎和感謝,這都源自於長時間的信任和熟悉。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盛讚:「救助颱風『天鴿』災害,再次表明駐軍是維護『一國兩制』的重要力量,是維護澳門繁榮穩定的『定海神針』。我們為有這樣一支威武之師、文明之師、親民之師守護澳門,感到光榮和自豪。」
20年間,從點滴小事,到共抗天災,澳門軍民間始終緊密配合,守望相助。國家、澳門、駐軍、個人之間更是休戚與共,不可分割。駐澳門部隊法律處處長兼新聞發言人彭偉說:「我們不會辜負澳門市民對駐軍的信任、對國家的歸屬感,定會不辱使命,維護國家安全和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