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宋偉)捨小家,獻大愛。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擊疫情戰爭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女性醫務工作者們暫時放下了母親、妻子、女兒的身份,義無反顧投入戰鬥一線,用專業精湛的醫術築起守護生命的防線,用堅韌崇高的精神激勵著同行者們。在第110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許許多多的「她們」依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成為這場戰役中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一夜集結,逆風而行。在遼寧支援武漢雷神山醫院的1014名醫護人員中,女性成為絕對主力,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捨小家、為大家,危難之時顯大愛的崇高精神。
「女兒一定會以我為傲」
臨危受命,從接到通知到坐上飛往武漢的包機,支援雷神山醫療隊員、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士劉穎超只用了三個小時。臨行前,平時少言寡語的婆婆突然話多了起來,一刻不停為她收拾行李的身影下早已淚流滿面,三歲的女兒桃桃抱著媽媽,還不知要發生什麼……面對家人,劉穎超只能忍住眼淚。「我知道女兒還小,更不會知道我此行的目的,但當她長大成人之後,一定會以我為傲。」
因為工作原因,劉穎超的丈夫正在國外出差。得知她將馳援武漢,遠在異國的丈夫全力支持:「如果換做是我,我也會這麼做,所以我們是一家人」,丈夫的鼓勵給了劉穎超勇氣。一家三口身在三地,每日雖只能以視頻通話短暫問候,卻讓他們的心更近了。
經過嚴格培訓後,劉穎超和其他醫護姐妹們踏入雷神山醫院,開啟了「四班倒」工作。「從口罩到鞋套一整套的防護流程,做完這些進入病區就已汗流浹背了。」採集咽拭子進行核酸檢測、採血、輸液,這些本是護士必備技能,但身著厚重的隔離衣和防護服,佩戴雙層手套,再遇到防護鏡起霧,眼前一片模糊,這些平時簡單的工作變得難上加難。劉穎超說,病區患者普遍年齡較大,夜班時,更要持續心電監護、隨時監測血氧飽和度,還要定時幫患者翻身,任何異常都要立即報告。
患者冀疫情過後再相聚
「雷神山病區絕大多數患者都沒有家人的陪護,他們獨自面對疾病的恐懼和身體的不適,難免會焦慮不安。所以我們醫護人員會常常給患者做心理安撫和疏導,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要求,給他們信心。」
「這些素不相識的姑娘們忙前忙後,照顧得比我親閨女還好!」在雷神山醫院A2病區,患者王大爺感慨道,「雖然我看不清你們的臉,但名字我都記下了。等疫情過去,你們一定要再到武漢來,我們再相聚。」
在第110個國際勞動婦女節到來之際,許許多多如劉穎超一樣的平凡女性依然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成為這場戰「疫」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只要我們義無反顧地堅持,就一定能夠早日迎來春暖花開。」劉穎超堅定地說。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