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近日接連有國家指由中國進口的口罩等醫療物資不達標,內地環球時報社評指出,一些西方媒體在報道時明顯帶了情緒,有往政治和外交方向引的傾向。中國互聯網上針對這些糾紛則出現相反的情緒,覺得中國協助西方國家抗疫費力不討好,不如不干。社評認為,對於質量糾紛,中外都應冷靜面對,就事論事,誰都不應將問題上綱上線,將事情政治化是破壞全球合作抗疫。
社評指出,現時全世界都在向中國緊急訂貨,中國再怎麼加強管理,也難免百密一疏。作為其他國家的政府和媒體,對質素問題應保持理性,不應刻意把「中國」這個標籤拿來刺激輿論,認為這樣做是不厚道。
社評表示,據環時了解,一些外國政府不願意從中國使館推薦的信譽良好公司名單上選擇進口商,而直接接洽中國企業,希望相關國家政府不要病急亂投醫,買了低質產品,最後釀成輿論事件,干擾與中國的抗疫合作,希望各國在從中國進口醫療物資時只找有信譽的中國公司接洽。
社評又指,當前形勢下確保醫療物資對外援助和商業出口的質素,人命關天,亦關係到中國製造乃至整個中國的聲譽。誰在這個時候砸中國的牌子,就要砸他們的飯碗,決不姑息,當局若調查屬實就要依法嚴厲懲處,追究刑責,決不允許個別企業把賺錢放在社會責任和道義之上。
(大公文匯全媒體新聞中心供稿)
責任編輯:林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