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朱燁、凱雷)隨著中國防疫不斷取得成效,在華的美國企業信心亦隨之提振。中國美國商會主席葛國瑞日前接受鳳凰衛視訪問時表示,大多數會員企業仍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當前疫情蔓延的情況下依然有4成企業明確表示,不會改變在華投資的長期規劃。 「我們當然不能忽視地緣政治對商業的影響,」他說,「但做商業決定,是根據市場、效率、成本等因素決定的。」
中國穩坐美企前三投資目的地
雖然中美貿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造成了一些成本上升,但根據商會的調查,這些因素並未造成在華供應鏈的轉移。葛國瑞說,「商會的會員企業,仍然對中國市場有很大的投入。」事實上,商會調查顯示,其會員企業仍然將中國視為前三重要的投資目的地之一。
中國美國商會每年循例都會發佈一份《商務環境調查報告》,該項調查已進行22年。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商會又在今年2月的第三周以及3月的第三周,首度增加兩次調查。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當前疫情蔓延的嚴峻形勢下,3月份的調查中,40%的會員企業都表示,他們不會改變在中國市場的投資計劃。「這一數字,較2月份而言,又提升了17個百分點,」葛國瑞稱,「就在這一個月內,我們看到了美國企業對留在中國的承諾。」
在華美企:新冠影響短期 在華供應鏈不會轉移
對於外界關注的產業鏈轉移話題,葛國瑞表示:「從我們的會員企業可以看到的是,中美貿易摩擦,反映他們或許面臨成本問題。而新冠肺炎,更多是短期影響,大家都認為可以過去,所以,我們的調查結果,並沒有反映出會出現供應鏈的轉移。」 他說,做生意要看數字,會員企業普遍認為,「我們沒有足夠的數據,來作出改變的決定,所以就像我剛剛說到的一樣,有很多企業沒有改變他們的投資計劃。」
葛國瑞講到:「我最近也聽到一位很有名的學者和經濟學家,他是Gavekal Research的Arthur Kroeber,我們讓他和會員企業通話,對類似的問題,他判斷會出現「中國+1」的情況,也就是, 在現在的情況下,也許企業會意識到,他們需要多餘的供應鏈,作為備份。因為,負責任的說,我們需要保持供應鏈的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葛國瑞分析指出,但之所以是「中國+1」,這個+1只是備份,重點是因為中國仍然在供應鏈方面具有很多優勢,比如基礎設施,支持政策,技術工人,效率和成本,等等。成本和人力這幾年確實有所上升,這也讓一些供應鏈轉移出中國,但我想強調的是成本,這是一個成本問題,不是一個地緣政治問題,所以當成本可行,也就是你有技術工人,有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這才是商業的驅動力。
對於一些美國政客希望利用這次疫情加速「去全球化」進程,葛國瑞明確表示反對。他認為,疫情證明,我們生活在地球村。我們需要全球化元素,需要各國在各個領域的多邊合作,比如新冠疫情,氣候變化,反恐等等,有太多課題需要各國一起合作。這最終會回到國家安全的問題上,這當然很合理,但商業需要縮小國家安全的概念,我說縮小,也就是不要過於寬泛,一旦太寬泛就可能被政治化,好像什麼經濟利益都涉及到國家安全,事實並非這樣,商業界都希望縮小國家安全的概念,在全球化行得通的領域加強合作。
責任編輯:京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