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耶魯大學:中國成功抗疫 中藥起了作用

2020-05-13

【文匯網訊】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中藥是起了作用的」,他指出中藥要得到國際承認,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據經濟參考報5月13日報道,儘管中醫藥在國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中醫藥要獲得世界認可仍面臨不少挑戰。比如《自然》雜誌網站不久前發表文章質疑中醫藥。

美國耶魯大學鄭永齊教授表示,這種批評「比較膚淺」,「沒有太多新意」。他強調,中國成功控制住疫情,表現「相當不錯」,「中藥是起了作用的」。他同時指出,應以病人為中心,真正了解傳統醫學的價值。中藥要想得到國際承認,必須在藥材製備一致性、基於證據的臨床療效、藥物作用機制和安全性等方面下功夫。

鄭永齊是耶魯大學藥理學教授,長期從事抗癌與抗病毒藥物的分子與生化藥理學研究,他研發的抗病毒藥物中已有三種獲准上市。他還發起成立了「中藥全球化聯盟」並擔任主席,並以經典名方黃芩湯為基礎開發出抗癌藥YIV-906, 目前正結合化療和放療在美國開展治療結直腸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癌症的臨床試驗。鄭永齊教授的觀點,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國主流醫學界對中醫藥的看法。

記者:您如何評價中醫藥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的表現?如何看待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的「三葯三方」(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凈注射液以及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

鄭永齊:新冠病毒是一個此前完全不了解的病毒,中國基於應對SARS(非典型肺炎)的經驗,成功控制住疫情,表現相當不錯。儘管我沒有看到國內有關大型臨床試驗的第一手資料,只看到一些小型臨床試驗的資料,有純應用中藥的,有中西藥結合的,據此我得出結論,中藥是起了作用的。

「三葯三方」除了注射液外,剩下的五個有三個在輕型、普通型患者身上療效確切,兩個顯示出阻斷輕型、普通型向重型和危重型方面的作用。這些方子有個共同的基礎作用,就是抗發炎,可減少得肺炎的風險。對這些藥方,建議除了加強藥材的品質管理外,藥方配伍不要那麼複雜。這些藥方的藥材種類都超過十種,可再進一步精簡,越簡化越好。

記者:《自然》網站日前發表了一篇文章,稱中國未經嚴格的臨床試驗論證就推廣中醫藥是不當而危險的?您怎麼看?

鄭永齊:這是一個總體比較膚淺的批評,沒有太多新意。作為一個科學家,我覺得證據很重要,但也不要忽視經驗。疫情暴發後,中國快速鑒別出這是病毒引起的肺炎。針對新病毒尚無葯可用時,有兩種應對方式,一種是不治療或只採取保守治療,直到找到有效治療方案,結果會有一些病情輕的病人轉為重症病人,甚至死亡;另一種從有多年經驗的針對病毒性肺炎的中藥或者正在使用的西藥中尋找安全有效的藥物,中國採取了這種策略。我認為只要病人同意且葯是安全的,就可以應用。應以病人為中心,真正了解傳統醫學的價值。當然,中藥和西藥都是葯,葯不分中西藥,必須滿足監管要求。

記者:國內有人認為,中西藥結合使用比單用西藥或單用中藥好,您怎麼看?有人認為國內中藥用得太多,對西藥的雙盲試驗造成干擾,您如何評價?還有人認為80%的新冠病人是自愈的,無法評估中藥對這部分人群是否有效,您怎麼看?

鄭永齊:從疫情一開始發生,我就建議重視中西藥結合使用。西藥能夠把病毒抑制下去,中藥主要在消除炎症方面起作用,中西藥結合使用會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只用西藥也許可以把病程從十天縮短到八天,加上中藥病人可能五天就好了。

我不覺得用中藥干擾了西藥的雙盲試驗,能把病人治好就可以。做臨床試驗,有三條路可走,單獨用西藥,單獨用中藥,中藥西藥結合使用。疫情剛開始時並不知道西藥還是中藥哪一個有效,所以要做好試驗設計。

80%的病人不治而自愈,但是在他們還沒有病好之前,可能有一些癥狀,比如咳嗽或者發熱,可以觀察吃了中藥病情是否有好轉;另一個是,還有20%不會自愈,那麼觀察這些病人用了中藥後,能否阻斷病情惡化。

記者:您覺得中藥的抗疫作用,怎樣才能得到國際承認?

鄭永齊:中藥要得到國際承認,要做好五方面工作。

第一,藥材製備的一致性。在國內,很多人懂得藥材,能根據經驗來管理藥材質量,但中藥國際化,得有嚴謹、客觀的質量管理方式。同一種中藥,如果藥材有差異,葯的成分不一樣,就難以保證對不同病人有相同的治療結果,這就會造成困擾。所以,不管中藥還是西藥,品質管理必須做好。

第二,基於證據的臨床療效。有了質量均一的葯,才能去做有效性試驗。在這次疫情中,中國90%以上的病人用過中藥,要講清楚哪一個中藥能拿來有效使用,這就需要靠臨床試驗。

第三,對藥物作用機制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作用部位、有效成分以及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要盡量用現代的科學手段,清楚闡述並驗證其作用機理。就像我們的YIV-906,它為什麼對腹瀉有好處?機理是什麼?為什麼可能有助於治療肝癌?我們要講西醫聽得懂的機理。中草藥不是那麼容易去做機理研究,比如,細胞學機理研究,在動物和人身上可能完全是兩回事。

第四,安全性問題。葯的安全性問題可以通過臨床試驗來發現。中藥除了內在藥材品質一致性問題,可能還有外在的問題,比如重金屬、殺蟲劑污染等。

第五,中藥要「走出去」,湯湯水水(湯劑)是辦不到的。能不能把湯劑濃縮成膠囊的形式口服?日本就是在這方面下功夫,我們的YIV-906也是這麼做的。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做雙盲試驗,因為病人吃膠囊時,不知道吃的是葯還是安慰劑。

記者:在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高質量論文,對中藥「走出去」有多重要?

鄭永齊:發表論文,把經驗告訴別人,這很重要。但要把試驗做得完整,如果品質管理沒做好、臨床設計不好等導致試驗不完整,得出的結論就有問題。中國國內疫情已基本結束,後面可以找國外還有病例的國家,一起合作做中藥的臨床試驗。

如果是一個設計嚴格的臨床試驗,又得出好的試驗結果,論文發表出來,就會讓人信服。至於在哪個期刊發表,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很期待看到,有關中藥的臨床試驗論文發表。

未來醫學的發展沒有國界,我稱之為WE醫學。W就是西方醫學,E就是東方醫學,以中醫藥為代表,它們整體觀念的走向相近。比如,西方醫學現在重視系統生物學,而東方醫學講天人合一,都是強調整體性。西方講精準醫學,東方講辨證論治。西方講納米藥物傳遞系統,東方講藥引。西方醫學與東方醫學,不是要互相取代,而是互為補充的關係,將來會走到同一條路上。

責任編輯:劉雲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