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中國經濟發展年度目標怎麼定,是歷屆全國兩會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今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各方正翹首以待,即將召開的2020年全國兩會如何為全年發展方向定調。
一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6.8%,為有GDP季度核算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在國內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海外疫情蔓延、全球貿易承壓、金融市場動蕩等因素,讓中國經濟前景仍面臨不確定性。
尤其在兩會推遲召開的背景下,各方圍繞今年中國經濟發展目標怎麼定的討論已持續月余,尤其是否取消GDP增長目標引起較大爭議。
支持取消增長目標者認為,疫情之下經濟形勢尚不明朗,設立具體目標或帶來「副作用」。如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馬駿擔憂,一旦增長目標過高可能「綁架」宏觀政策導致「大水漫灌」。他建議,將經濟政策主要目標轉變為穩就業和提供失業後的社會保障。
贊成保留增長目標的一方則認為,中國經濟正處於復工復產關鍵期,設定合理目標有利於穩定預期。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張明看來,穩就業與經濟增速正相關,因此今年仍應制定富有彈性的年度增長目標,以此協調資源配置。
表面上看,上述觀點針鋒相對,但其內在邏輯卻不乏共通之處。
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度向高質量發展轉軌的當下,人們談論設立增長目標與否,其實已不再關乎某個靚麗數字,而是如何讓該目標更貼近實際、更惠及民生、更有效指導發展。而這,也正是中國政府搭建經濟發展參照系時遵循的重要準則。
事實上,不同於以往的指令性目標,如今中國官方設定的各項年度經濟發展指標更多起到的是預測作用。翻看過去幾年政府工作報告,其中GDP增長預期目標多以「左右」的靈活表述或區間方式呈現,其目的在於展望未來一年發展路徑和潛力,而非給自己背上「數字包袱」。
眼下各方關心全年GDP增長目標幾何,更多因為中國計劃今年實現全面小康,「GDP比2010年翻一番」是重要指標之一,而達到該指標又要求一定經濟增速。
但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看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一場全面而深刻的變化,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方面,要看「量」,更要看「質」。
如其所言,「小康」二字反映的是民眾生活水平和狀態。全面小康包含一整套指標體系,其中既有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量化目標,又有脫貧攻堅這一聚焦獲得感的質量目標,還有政治、文化、生態文明等「軟目標」。
據此,王一鳴指出,即便部分量化目標在統計意義上略有差距,但這種差距是受疫情影響造成的,不會在總體上影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毋庸諱言,此次疫情嚴重衝擊生產生活秩序,抗擊疫情讓中國經濟付出了必要的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價,一定程度上也打亂了原有發展步驟。
但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的話說,疫情對中國經濟運行有較大影響但影響總體可控,沒有也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
儘管首季GDP出現負增長,但中國民生保障有力,經濟社會大局穩定;儘管部分傳統行業遇困,但疫情未傷及生產力根本,數字經濟等新動能更逆勢增長;儘管企業生產經營和產業鏈穩定受到衝擊,但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彰顯了中國經濟的巨大韌性。
面對錯綜複雜局面,繼「六穩」之後,近期中央政治局會議又提出「六保」,凸顯眼下中國經濟政策更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堅持底線思維,着眼於守住基本盤,為增長「兜底」。
由此觀之,無論是否給GDP等指標安上具體數字,全國兩會為今年經濟發展搭建的參照系都將聚焦應對疫情衝擊、保證經濟平穩運行,並與全面建成小康、保障基本民生等長期任務銜接。循着這一方向,從發行特別國債到提高赤字率,中國如何讓一攬子宏觀政策落地生效,也料將在這個5月得出答案。
(來源:中新社)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