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春過黃土高原,越來越多的「綠洲」點綴著毛烏素沙地。層層疊疊的沙柳、楊柴、檸條、旱柳,令這片曾經的不毛之地充滿生機。
處處可見播綠人
穿行在陝西省榆林市通往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公路,片片新綠不時掠過記者的眼簾。無論鄉村還是荒野沙丘,處處可見播綠人。
當汽車駛進毛烏素沙地腹地的鄂爾多斯市烏審旗境內時,一輛輛滿載樹苗和水箱的機動車接踵而過。在兩側的沙地上,人們揮鍬挖穴,栽樹澆水,使昔日的「黃龍」綻放出簇簇蔥綠。
據烏審旗林業局負責人講,防沙治沙一直是全旗生態建設的重點。特別是近年來,依托國家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全旗以每年100多萬畝的建設規模快速推進。目前,全旗有林面積已達到520萬畝,草場面積達到909萬畝。
如今,在毛烏素沙地,無論是修鐵路、建公路,還是其他重點工程建設,工程建到哪裡,綠色就延伸到哪裡。
在薛(薛家灣)東(東勝)高速公路工地上,記者看到了兩支形影不離的隊伍,一支是推土機、挖掘機轟鳴的築路大軍,另一支是拉樹苗、載水箱人歡馬叫的造林隊伍。
一位現場指揮人員告訴記者:「過去很多開發建設項目是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現在再也不能走那種老路了,開發項目到哪兒,生態建設就跟到哪兒。」
治沙造林女豪傑
站在記者面前的是一位30歲左右的婦女,她有一雙勤勞的雙手,還有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
殷玉珍,全國勞動模範、防沙治沙十大標兵,烏審旗眾多造林豪傑中的一員。她植樹造林18年,為毛烏素沙地造出了一片綠洲。
說起當初造林的艱難,殷玉珍不禁潸然淚下。20多年前,當她由陝西省靖邊縣嫁到烏審旗河南鄉爾林川村井背塘白萬祥家時,展現在面前的是一望無際的沙漠和遮天蔽日的風沙。從那一時刻起,她就決心將沙漠變成綠洲。
治沙先設障,而這沙障一設就是幾個月。一次次的設置,一次次的被風吹掉,再一次次的設置。手指磨破了,肩膀磨出了繭,腰也累彎了,可倔強的殷玉珍沒有屈服。
沙障設好了就要栽苗條。可苗條哪裡來?看著自家僅有的一頭牲畜,她掉淚了,那是全家生活和吃飯僅有的一點資本呀!但她最終還是賣掉了牲口,換回了苗條。
苗條有了,只能靠人力背。殷玉珍說:「樹苗一大捆超過百斤,實實地壓在脊背上,繩子勒進肉裡,那個疼。」
天道酬勤,年年如一日的造林總算有了回報。據林業部門測定,到2006年,殷玉珍治沙面積已達6萬多畝。現在的井背塘,已變成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的世界。
「沙進人退」成歷史
就是憑著像殷玉珍一樣的不屈不撓精神,生存在毛烏素沙地的人們改寫了半個世紀以來「沙進人退」的歷史。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獲悉,經過幾十年的治理,毛烏素沙地已經整體實現了沙化土地的根本性逆轉。不僅基本結束了「沙進人退」的歷史,還進入了全面改造利用沙漠、發展綠洲農業的新階段。
地處毛烏素沙地的陝西省榆林市是遭受沙化危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如今,全市68.4%的沙漠化土地已經得到治理。同樣位於毛烏素沙地的烏審旗,森林覆蓋率已由上世紀70年代的不足7%提高到28.75%,林草植被綜合覆蓋度達到70%。
回顧幾十年來生態變化的情況,烏審旗人形象地概括為:「50年代風吹草低現牛羊;60年代濫墾亂牧鬧開荒;70年代沙逼人退無處藏;80年代人沙對峙互不讓;90年代人進沙退大變樣;新世紀和諧共處新模樣。」
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生活在毛烏素沙地的農牧民也從治沙中獲取了收益。烏審旗圖克鎮葫蘆素村牧民李進財說:「多年的治沙,讓我們得到很多好處。去年僅賣沙柳就收入6000多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