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新華網西昌10月24日報道,「嫦娥奔月」,這個千古流傳的神話,正在成為中國航天的現實。
24日18時05分,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升空。
海拔1500米的西昌,有著「月亮城」之稱。火箭升空的那一刻,西沉的夕陽和火箭噴出的烈焰在天幕上組成了一幅奇妙的圖景。
這是長征系列火箭的第103次飛行。
18時29分,嫦娥一號離開托舉她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進入近地點205公里、遠地點50930公里的超地球同步軌道,開始了100多萬公里的奔月之旅。
未來兩周內,衛星將經過4次變軌、2次-3次中途修正和3次近月制動,最終建立起距月球200公里的環月軌道,對月球開展科學探測。
在這個與地球最近的星球上,至今還沒有中國人的足跡,卻有一座以人類飛天第一人——明朝人萬戶命名的環形山。
1970年發射東方紅一號至今,中國的衛星與地球的距離均在8萬公里以內。而嫦娥一號離開地球的距離,整整38萬公里。
這一數字,使嫦娥一號成為中國發射的距地球最遠的衛星,也使中國成為世界上第5個發射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繞月探測工程總指揮欒恩傑表示,嫦娥一號的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的深空探測正式啟動。
根據此前公佈的規劃,中國探月工程分為三個發展階段分步實施:一期工程實現繞月探測,二期工程實現月球軟著陸探測和自動巡視勘察,三期工程實現自動採樣返回。
作為「三步走」計劃中的第一步,繞月探測工程於2004年初正式立項。
「這顆衛星最初叫『探月一號』,後來改為『嫦娥一號』這個詩意的名字。」繞月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龍樂豪說,「『嫦娥』從『月亮城』升起,這本身不就是件富有詩意的事情嗎?」
神話傳說和古典詩詞中,「嫦娥」和她所居住的「月宮」,常常是代表著思念、愛慕等美好情感的意象。在嫦娥一號的升空地西昌,人們把美麗勤勞的彝家女子比作「月亮的女兒」。
夢想成真,中國航天人用了3年時間,就托舉著完全自主創新的嫦娥一號進入太空。
據介紹,組成繞月工程的衛星、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中,數十項關鍵技術和設備在國際或國內屬首次應用。
在預計為一年的工作中,前往月球「探親」的嫦娥一號要完成四大任務:獲取月球全表面三維圖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和物質類型的含量和分佈,探測月壤特性,探測4萬公里至40萬公里間地月空間環境。
繞月探測工程負責人說,中國本著和平開發利用空間的原則開展月球探測和深空探測活動,願意與世界各國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
「『嫦娥』的故鄉在中國,但『嫦娥』屬於全世界。」這位負責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