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昨日(11日)在中山召開的第四屆「中國醫院發展論壇」中,多名參與醫改方案制定、討論的專家、衛生管理官員稱,未來醫改方案有可能改變以往補貼「供方」即醫療機構的做法,轉而補貼「需方」即患者,推進資源合理配置。
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復旦大學衛生管理學院胡善聯教授認為,近幾年推廣的「藥房托管」、「藥品零差價」並未真正改變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醫藥分開的問題不是簡單地不讓醫院賣藥,其目的是切斷醫療機構和醫藥企業之間經濟利益的關係,完善醫療補償制度。而目前的藥房托管中,醫院仍與剝離出去的藥房存有千絲萬縷的經濟關聯。而目前各地基本藥物目錄僅涵蓋了醫院用藥數量的18%左右,這部分藥物以「零差價」惠及面較窄。胡善聯提出,未來醫改方案應應當維護醫療衛生事業的公益信仰,就是堅持政府主導跟發揮市場制度向結合,發展政府在規劃投入、建設監管方面的作用。
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中國醫藥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國恩認為,國家加大的投入,應當逐漸轉為補貼「需方」,他認為今年7月份國務院國發20號文件提出國家加大投入,建立全民醫療保障,是從補貼供方轉到到補貼需方的歷史性的跨越,錢通過國民的手到補需方,讓百姓每個人選擇,促使醫療機構提供更優質更有效的服務。
而參與醫改方案討論的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透露,未來醫改方案總的指導原則是堅持公平與效率的統一,把政府主導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相結合,堅持政府主導,強化政府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中的責任。另一方面也將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促進有序的競爭形成,提高整體運行效率,滿足人民群眾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醫療衛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