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現在的國宴已從以往的『四菜一湯』改成了『三菜一湯』!」近日,在一次招待宴會上,人民大會堂辦公室主任魏學東對大家說。
日前,廣東省文聯主席、原廣東畫院院長劉斯奮的山水畫《萬岳朝宗》被人民大會堂收藏,頒發收藏證書當天,人民大會堂專門宴請了劉斯奮一行。就是在這個經常舉行國宴的地方,不少人第一次聽到了「三菜一湯」的介紹。魏學東說,其實國宴實行「三菜一湯」已經有些日子了,這體現了國家領導人厲行節約的態度。
據稱,「四菜一湯」的國宴標準是周恩來總理當年定下的,雖然這麼多年後「四菜一湯」的內容發生了不少變化,但概念已經深入人心。以前大家出去吃飯,服務員問點多少菜,很多人就會口頭禪似的說「按國宴標準,就四菜一湯」。現在「國宴標準」變了,以後會不會說「三菜一湯」呢?
來自江蘇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孫先生認為,幾菜幾湯都只是形式主義,無所謂,關鍵是勤儉節約的意識與行為,如果沒有意識與行為,就要有制度作保障。中國人菜的內容與湯的內容都是善變的,這麼一來,幾和幾也就無所謂了。「我覺得,最實在的、有效的操作方法應該是:限定每人每餐至多花費多少元,比如不超過20元/人·餐。並且要在發票背後寫上接待的客人是誰(外賓除外)。」
但也有媒體從業人員說,雖然「三菜一湯」或「四菜一湯」只是一種形式,但通過大家對它的「口頭禪化」,就把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國家政治聯繫起來了,「形式」說不定成了「主義」,節約的觀念就可以不斷深入人心。「現在上上下下都在提厲行節約,這些理念假如能夠通過最普通、最實在的日常生活得以體現和傳播,的確是件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