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今日是南京大屠殺70週年紀念日,淒厲的警報聲又將在南京上空響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將於今天上午舉行竣工儀式,將對市民全面免費開放。
新館外形似「和平之舟」
據介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共投資3億多元。
新館完整保留了原有的遺址和場館部分,向東西兩頭延伸,整體形狀猶如一艘巨大的「和平之舟」。東部拔地而起的高大船頭是陳列豐富的展廳;周邊莊嚴肅穆的廣場可容納萬人集會;中部是原館的遺址悼念區;西部大片開闊區域是樹木蔥蘢的和平公園。
與原館相比,新館區佔地面積增長了3倍,達7.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擴大至2.5萬平方米,目前展覽陳列區達到9000多平方米,展示的文物從100多件增加至3000多件。
牆刻一萬遇難者名錄
紀念館方面稱,至年底前,每週七天均可以參觀,年後,每週週一閉館,其他時間開放。另據瞭解,今明兩天在紀念館廣場還將舉行國際和平法會和燭光祭等紀念活動。
在紀念館序廳的兩面牆體上雕刻著1萬個遇難者名錄,序廳頂部則以殘破的城牆為背景,上面刻著中、英、日三國文字的「遇難者300000」,地面上則是星星點點的燈和長明火。
展廳分為「一大一小」
「要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李秀英生前說的話被放大懸掛在紀念館中。同時懸掛的還有當年曾無私救助中國平民的德國人約翰·拉貝的名言:「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卻。」
新館展廳大致分為「一大一小」:「一大」指基本陳列《人類的浩劫———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展示1937年12月至1938年1月的南京大屠殺史實,分為南京淪陷前的中國形勢、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日軍在南京的姦淫與掠奪、日軍在南京的焚燒與破壞等十一個部分;「一小」是指專題陳列《勝利1945》,分為日軍侵華暴行、艱苦抗戰、勝利大受降、正義的審判、珍愛和平與開創未來五個部分。
六百外國友人參加悼念
據悉,600多位外國友人今日將在南京參加悼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遇難70週年活動。
屆時,江蘇各界將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悼念活動。悼念活動主要包括:唱國歌、默哀、鳴警報、敬獻花圈、發表「和平宣言」、撞響和平大鐘、放飛和平鴿等。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介紹,13日將有600多位外國友人參加悼念活動。這些外國友人主要來自日本、美國、加拿大等7個國家。
據瞭解,在600多位外國友人中,來自日本的友人最多,共有400多位,主要是一些民間團體成員。其中,僅日本紫金草合唱團就有150人。
南京建立19座紀念碑
此外,為紀念當年在南京太平門被日軍血腥屠殺的1300多名遇難者,由南京市政府與日本友人共同建設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太平門遇難同胞紀念碑,12日在南京太平門落成。
至此,南京已在19處當年的集體屠殺地、叢葬地建了遇難同胞紀念碑。
綜合本報特派南京記者徐春柳新華社報道
首個公開身份
慰安婦捐消毒瓶
揭秘
據新華社電在新擴建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即將與公眾見面的3000多件文物中,有5件文物獨具特色。
地堡。它是當年中國守軍為了抵抗日本侵略而修建的地堡。這座由南京江寧運到紀念館的地堡為混凝土結構,高約3.6米,寬約2.6米,牆厚約0.5米,設有3個槍眼,重達32噸。
「轟炸」雕塑。它是已故雕塑家、中國現代雕塑事業奠基人滑田友在1937年創作的。「轟炸」描寫了母子三人躲避日本戰機轟炸時的情景,生動地反映出一個偉大的中國貧苦母親在危急時刻用自己的生命保護孩子們的勇氣與堅毅。
用來裝高錳酸鉀的小瓶。這個小瓶為中國第一個公開慰安婦身份、今年4月去世的雷桂英老人生前所贈。這個裝高錳酸鉀的小瓶是侵華日軍讓慰安婦使用消毒劑用的。
約翰·馬吉的攝影機和膠卷。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美國聖公會約翰·馬吉牧師冒著生命危險,用16毫米攝影機,在南京現場拍攝了真實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影像原始素材帶,這也是當年留下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惟一影音資料。
「南京淪陷棋盤」。1937年,侵華日軍攻佔南京。在日本國內,他們大肆慶祝「勝利」,為兒童製作了遊戲「南京淪陷棋盤」。這個由日本名古屋僧人大東仁捐贈的棋盤,刻著一張
中國地圖和一些中國城市的名字,遊戲者可用小旗插在這些地名上,意為「攻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