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7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 即時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聖誕節將成中國「第二春節」?


http://news.wenweipo.com   [2007-12-24]

【文匯專訊】據新華網吉林頻道報道,每年從臨步入春節前一個月起,空氣中就開始有了年味,而如今從距離聖誕節近一個月的時候,空氣中就開始瀰漫起了「聖誕味」。萬聖節的重重鬼影剛剛退去,聖誕節就已經拉開架勢早早地迎候著人們。有人說,聖誕節無疑已經成為「第二春節」。在洋節的圍攻之下,傳統節日的地位正日漸受到挑戰。

 12月7日,國務院批准通過了國家法定假日調整方案,把除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四個傳統節日確定為法定節日,此舉也包含有進一步弘揚傳統節日之意。有人據此認為,在「土洋節」之爭中,傳統節日正在發出強有力的復興聲音,也有人認為,僅靠法定假日的形式依然無法改變現在「洋節」的強勢,傳統節日必須在形式和內涵上有所創新和昇華。在繼承和發揚傳統節日文化的同時,應理性看待洋節的「入侵」,走文化交流的「雙贏」之路。

 聖誕節正在成為「第二春節」 

 距聖誕節還有近一個月的時間,吉林省長春市的主要道路上就已經瀰漫起了濃厚的「聖誕味」。記者在長春市最繁華的商業街重慶路上看到,商舖前不約而同的擺上了大小不等的聖誕樹,並用綵燈和小掛飾裝點一新;還有的商家門口直接支上了聖誕小屋的模型,引得路人紛紛與之合影;飯店的服務員們也早早戴上了紅色的聖誕帽,開始為食客們奉獻「聖誕套餐」;大到酒店商場小到街頭飲品店的聖誕促銷廣告鋪天蓋地的向路人襲來,「聖誕游」、「聖誕激情夜」、「聖誕歡樂行」的字眼隨處可見;一家連鎖超市與聖誕相關的小飾品就擺滿了兩趟長長的貨架,聖誕老人公仔、聖誕魔幻棒、各種聖誕襪子、大小不等的塑料聖誕樹等等,吸引大批兒童、青年的駐足把玩。

 此情此景,不由讓很多人感歎,「聖誕節一年比一年動靜大,一年比一年鬧得歡,都快趕上春節了。」與此同時,許多年輕人已經開始籌劃平安夜的安排了。女大學生李菲說:「平安夜的時候,我們寢室的人打算先去教堂,然後去?歌,回來再一起看個電影,估計那晚是不會睡啦,一定要趁機瘋個夠。」而就在一個多月前的萬聖節,李菲和她的好友們也「趁機」到以鬼為主題的酒吧「瘋了個夠」。

 對於聖誕節,很多年輕人都表示期待已久,就像小時候盼著過年一樣。他們期待著在聖誕節期間接到家人或朋友的禮物,期待和同齡人一起泡吧……即使不十分重視聖誕節的一些年輕人也表示,「最起碼也要與朋友吃頓飯以示慶祝。」採訪中,記者瞭解到,不只是年輕人,一些中年人甚至包括很多老年人也都表示聖誕節那天要找個方式放鬆一下。

 在長春市一家金融單位工作的辛曉力告訴記者,對於節日,自己最喜歡的就是聖誕節了,其程度甚至超過春節。「春節時我一般就是狂看電視劇或者上網聊天,偶爾走親訪友,但聖誕節時卻可以和一堆朋友聚在一起盡情狂歡。」

 除了聖誕節,走在馬路上,隨便拽住個年輕人幾乎都可以如數家珍般地說出這些洋節的名稱:情人節、母親節、感恩節、復活節、萬聖節……以聖誕節為代表的洋節系列正在越來越深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洋節流行風為何愈刮愈猛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洋節的追隨者絕大部分都是年輕人。這個特定的人群,是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一代,講求個性張揚的一代。吉林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付誠說,年輕人的特點就是反傳統、獵奇、追求新鮮事物,他們喜歡沒有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而洋節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比如說萬聖節扮鬼、聖誕節狂歡等等,在樣式上比較活潑和有趣。

 專家們認為,形式上的單一、呆板已經成為了制約中國傳統節日發展的重要因素。從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民意調查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從參與的人數和對把傳統節日設置為法定假日的支持率上,都可以看到國人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和認同。但是,在記者的調查採訪中很多人也表示,傳統節日在運行了千百年以後其文化內涵並沒有得到深入挖掘,從某種意義上說,傳統節日的形式流於以吃喝為主,更像是一個人們放假或聚餐的借口。

 相反,某些洋節雖然沒有中國文化的根基,但是在進入中國以後,沖淡了其宗教色彩,而更強調個體情感的流露,與中國當代社會人們需要釋放壓力、放鬆心情的需求正相吻合,從而在與中國傳統節日的角力中日漸佔據上風。

 從眾心理也是洋節受到一些人追捧的重要原因。剛上大學一年級的王慧說,自己其實並不是真想過什麼洋節,而是看別人都過,覺得自己也不能落伍,否則會被別人笑話老土。再加上商家的宣傳促銷,自己就糊里糊塗地跟著過節了。持王慧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他們覺得聖誕節送禮物、情人節送花是時尚,既然別人都這樣,自己也就「隨波逐流」了。

 當然,洋節在中國得以快速發展,商家無疑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商家們的推動,使聖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從商家促銷的噱頭逐漸變成了一部分國人的節日習慣。

在洋節與傳統節日的角力中實現雙贏

 國家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的公佈,雖談不上是我國傳統節日的一次「絕地反擊」,但是無疑給在洋節面前處境尷尬的傳統文化的回歸和復興打了一針強心劑。

 面對洋節的強勢,付誠認為,人們大可不必驚慌,應以平常心來看待它對傳統節日的挑戰。實際上中國是一個很講究親情的國家。華人不管漂泊在何處,都會盤算春節怎麼過。這既是一種生活習慣也是文化傳統,且這種傳統和習慣已經深入人心了,或者說它在大眾層面已經定格化了。現在人們之所以對傳統節日有些無奈或不認可,主要是因為形式的單調和枯燥不足以表現出其深厚豐富的內涵來。要弘揚民族文化尤其是吸引青少年,除了挖掘精神內涵外,還應在形式上有所創新。

 吉林大學社會學博士包峰說:「現在很多人也非常想過傳統節日,問題在於如何使傳統節日的形式變得更活潑一些,尤其是能吸引年輕人更多地參與,同時讓民眾也有更豐富多彩的參與方式,這樣才能使這些傳統節日煥發新的青春。」

 包峰還表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行的中西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不但使大批舶來的節日佔領了中國的市場,同樣,春節等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受到很多外國人的喜愛。傳統節日的生命力來自於血液裡流淌的文化基因,不是其他洋節可以替代的。只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缺乏對人作為個體的關懷,所以洋節與我們的傳統節日既是競爭關係,也是中國文化一個很好的補充。

 就目前的趨勢來講,洋節和傳統節日都在改變自己以適應時代的發展。洋節去除了宗教色彩而更強調情感的流露,而傳統節日也不再是對祖先簡單的祭祀或紀念,已成為家庭成員、親朋好友之間團聚、交流感情的一個紐帶。

 付誠樂觀地說,理性的對待傳統節日與西方節日的關係,應在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的同時,使之在形式創新上更加具有操作性。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傳統節日將會重新佔據優勢地位。並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最終實現雙贏。

  相關「即時中國」新聞
胡總赴津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    [31日 19:34]
胡錦濤發表新年賀詞 冀共建和平發展    [31日 19:33]
「嫦娥一號」傳回2008新年祝福    [31日 19:19]
專家:用人單位規避勞動法不違法    [31日 17:44]
中國618人姓「元」名「旦」    [31日 16:48]
為虎照賭上烏紗帽 朱巨龍有話說    [31日 16:39]
吉林市中院原副院長被判無期徒刑    [31日 16:22]
山西洪洞礦難相關責任人被提起公訴    [31日 15:51]
內地化妝品明起禁用補水因子等名詞    [31日 15:07]
北京奧運啦啦隊接受特訓    [31日 15:05]
交易商料金價或挑戰九百美元    [31日 13:20]
年底突擊裁員企業將被「示眾」    [31日 12:00]
渝遂高速通車24小時內車禍17起    [31日 11:35]
未來3天大部分地區氣溫漸回升    [31日 10:52]
北京房價下降樓盤最高降價40萬    [31日 10:50]
金庸修訂版明年3月上市情節將有改動    [31日 10:48]
穗部分樓盤採取公積金貸款房價升3%    [31日 10:39]
老太內臟全反著長被稱為鏡面人    [31日 09:21]
我國將對原糧及制粉徵收出口暫定關稅    [31日 09:15]
中國進入城鄉一體化時代    [31日 09:0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即時新聞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