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中國國家地理報道,由《中國國家地理》發起的「圈點新天府」評選活動,日前公佈了最終結果。成都平原不論在網絡手機投票中,還是在專家評審團的投票中,均佔據榜首,無可爭議地成為這次評選的耀目之星。而其他六個歷史上的老天府無一當選,十大「新天府」名單中除了榜首,幾乎全是新鮮面孔。
十大「新天府」排名
歷時將近半年的「圈點新天府」評選活動,由《中國國家地理》主辦,先有20位資深專家組成的「新天府候選地推薦委員會」推出31個候選地,後有網絡手機評選與全國百名專家學者對候選地進行打分。最後,是「新天府評選終審委員會」對排名居前的初選名單進行審核。《中國國家地理》2008年第2期公佈了最終結果。終審委員會由8位院士與一位學部委員組成,陣容「豪華」。由於終審委員會對最終榜單爭論較大,以至推遲了雜誌的上市時間。
十大「新天府」的排名是:成都平原、台灣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東半島、閩南丘陵平原、三江平原、雅魯藏布大拐彎地區、呼倫貝爾、蘇北平原、寧夏平原。終審委員會的各位專家對這些地方的評語,多集中於富饒、生態良好、居民安居樂業等幾個方面,充分體現了《中國國家地理》此次評選所倡導的,人類與自然、農業文明與工業文明要和諧相處;發展要適度與可持續,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歷史上的天府之國
「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庫,指地勢形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的地方,後來也指京師或天子的府庫。而「天府之國」多指在被稱為「天府」之地建立過政權或設為國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區域,範圍較「天府」更大一些,如關中地區為周秦漢唐都城所在地,成都七次為帝王都。中國歷史上曾有7個地區被稱為「天府」或「天府之國」:
1、關中地區(戰國至明代):司馬遷在《史記·蘇秦列傳》中講,公元前338年,蘇秦遊說秦惠王時說:「秦四塞之國,被山帶渭,東有關河,西有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這是文獻中關於「天府」之地的最早記載。關中被正式稱為「天府之國」,始於秦漢之際的張良。《漢書》卷四○載張良建議劉邦定都關中時說:「夫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從先秦到元明時期,關中地區都曾被稱作「天府」或「天府之國」。但清代以後,再也沒有人把關中地區稱作「天府之國」了。
2、成都平原(唐代至今):《華陽國志》卷三《蜀志》:李冰修都江堰後,成都平原「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三國誌》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諸葛亮在隆中對策時說:「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陳拾遺集》卷五:「夫蜀都天府之國,金城鐵冶,而俗以財雄。」雖然成都平原成為「天府」或「天府之國」都比關中要晚,但自從都江堰修成以後,此地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社會經濟得到持續發展。五代以後,關中地區元氣大傷,成都平原後來居上。明清時期,湖廣地區的不少百姓遷到成都平原,改變了四川地廣人稀的狀況,對發展當地經濟起到了促進作用,故成都平原日益富庶,成為名副其實的「天府」,「天府之國」的美譽一直流傳至今。
3、華北北部(明清時期):華北北部的燕京一帶雖在戰國後期亦被稱為「天府」,但秦漢以來並沒有人這樣講,直到明清時期建都北京,才獲得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大明一統志》卷一:「京師古幽薊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形勝甲於天下,誠所謂天府之國也。」
4、江淮以南地區(北宋時期),其範圍略如「江南」。《旴江集》卷二十八《寄上孫安撫書》:「嗟乎!江淮而南,天府之國。周世宗之威武,我太祖之神聖,非一朝一夕而得……。」
5、太原附近(五代時期)。《冊府元龜》卷四百六十一:「唐邕天保……十年從幸晉陽,除兼給事黃門侍郎,領中書舍人。帝嘗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湯池,天府之國。』帝曰:『我謂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見重如此。」
6、閩中(明代)。閩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帶。屠本?《閩中海錯疏·原序》:「禹奠山川,魚鱉鹹若;周登俎豆,魴鱧是珍。……閩故神仙奧區,天府之國也,並海而東,與浙通波,遵海而南,與廣接壤。」
7、盛京(清代)。盛京即瀋陽。《欽定滿洲源流考》卷十九《國俗·物產·御制盛京土產雜詠十二首》:「盛京山川渾厚,土壤沃衍。蓋扶輿旁薄,鬱積之氣所鍾,洵乎天府之國,而佑我國家億萬年靈長之王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