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據南方日報報道,據省防總的統計,5月25日以來的強降雨已經造成33人死亡,專家指出,這次洪水過程中沒有出現群死群傷的事件,證明我省的防汛防洪工作及時、到位。但是,省防總分析表示,此次死亡的人口多為一些弱勢群體,且呈現出「四多」的特點,需要引起各界高度的重視。
老人、小孩多。據統計,在死亡的33人中,有9個小孩、11個老人,並且主要是外來人員和農村人口。省防總表示,這凸現一個社會問題:在城市的外來人員群體中,青壯年忙於做工,對防洪意識和自救能力薄弱的老人和小孩缺乏照料;而在農村的一些地區,由於青壯年外出務工,老人和小孩在災害來臨的時候缺乏必要的照顧。再加上老人和小孩缺乏避險意識、知識和能力,自然成為洪澇災害或地質災害死亡的高危人群。
因地質災害或房屋倒塌死亡的多。據瞭解,在33人中,有18人因山洪地質災害或房屋倒塌死亡,占54%。省防總表示,從歷次的洪水來看,山洪地質災害經常是造成傷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多在農村,這與農村居民建造房屋選址不當有很大的關係。
外來工多。據瞭解,此次深圳死亡的4個人中均是外來工。省防總表示,這一類人員,由於收入低,往往在低窪地帶或山邊自己搭建簡易房屋或租住廉價的簡易房,在暴雨洪水期間本身就已經是危房。加上青壯年忙於做工,老人、婦女和小孩對周圍環境相對生疏,缺乏避險意識和知識,容易成為洪澇災害或地質災害死亡的高危人群。
學生多。據瞭解,在此次被洪水沖走的6人中,有5人是中小學生,而且多是在上下學的時候被洪水沖走。例如,高州此次便有兩個學生在上下學的途中被洪水沖走,珠海也發生了一個學生上下學時不慎掉入排洪溝而被沖走的事件。
省防總分析表示,從這些死亡和失蹤的人員中,我們應該得到教訓,引起反思。在有效減少洪澇災害和洪澇災害所引起的地質災害或房屋倒塌等次生災害的人員傷亡方面,我們還存在很多薄弱環節。例如,政府部門和全社會對外來人員的關愛程度不夠、疏於管理。社區、學校沒有建立健全的防範自然災害的機制。社會、學校等階層對防禦自然災害的知識宣傳教育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