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發改委下發通知:自7月1日開始調高全國銷售電價0.025元/千瓦時,而電價上調的利益將在電力供應鏈條中進行分配。據報道,60%到80%以提高上網電價的形式分配給發電企業,其餘部分將用於脫硫機組的加價、電網企業的還本付息、可再生能源附加等因素。根據這一比率換算,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每度將提高0.015元到0.02元之間,其餘部分則主要分配給電網企業。
據新華網報道,目前的市場電煤價格比去年同期高了300元每噸,如果按照煤電聯動測算至少需要上調1角2分錢左右,才能確保發電企業的動力。在僅僅上調2.5分錢的情況下,仍有發電企業與電網企業進行分配,進一步降低了電價調整的效果。華能集團一位人士表示,目前的調價幅度基本落在預期的下限,對發電企業扭虧的作用不大。很難想像,如果繼續虧損,發電企業還會有動力提高電力供應量。
實際上,根據現狀,電價上調的2.5分錢不僅應該全部分配給發電企業,還應該通過壓縮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幫助發電企業化解部分電價上漲的壓力。因為,在目前的電力體系中,煤價上漲的成本是由發電企業承擔的,而電價上漲的成本是由用電企業或個人承擔的,位居鏈條中間的電網企業,則既不必承擔風險,也能確保穩定而豐厚的利潤來源。據悉,電網公司的盈利空間來自於上網電價與銷售電價之差。電網公司購進發電企業的上網電價平均在每千瓦時0.30元,但經過電網公司的線路,電網銷售電價就到了每千瓦時0.50元甚至0.70元,商業用電價格更高達到0.90元。
在電力供應逐步市場化的今天,這種旱澇保收狀態的存在,是非常不正常的。今年元月,廣東省物價部門爆出:對連續13年供電量穩居全國首位的廣東電網公司進行成本監審時發現,其2007年的利潤竟高達142億,利潤空間非常之大。因此,廣東省有關部門建議降低電價,以減少居民的負擔。廣東省的情況絕非一個特例。
在電網公司曝出暴利的同時,發電企業卻在為生存問題愁眉不展。因此,我國發電企業的大面積虧損,並非僅僅是電價低的問題,更是利潤在電力鏈條中分配不均的結果,富了電網與窮了發電企業。顯然,預防「電荒」出現,不僅僅需要提高電價,更需要進一步平衡與協調相關環節的利益分配失衡問題。
應該看到,與相對分散的發電企業相比,電網處於一種壟斷狀態,缺乏競爭基礎和競爭的氛圍,難以通過充分而有效的競爭形成合理的上網電價。而行政羽翼下的壟斷,也為有關部門解決利益分配失衡問題提供了便利。在發電企業的正常運轉難以為繼,大幅度提高電價又面臨著可能加大通脹壓力的情況下,調整電力供應鏈條中貧富分配不均的弊端,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一方面,應該在時機成熟時,進一步調整電價。另一方面,應該通過對電網企業嚴格的成本核算,確定合理的上網價,以壓縮電網企業的利潤空間,使電力鏈條中的利益分配向發電企業傾斜。唯有此,才能有效降低因電力企業積極性受挫引發「電荒」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