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專訊】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到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我國農村改革發展走過了30年不斷深入、不斷推進的歷程。回顧農村改革發展歷程,特別是從中把握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價值取向和實踐走向,不僅有利於我們真切地體會廣闊農村怦然跳動的時代脈搏,而且有助於深刻領會十七屆三中全會關於進一步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部署。
市場化 以經濟體制改革激發農村經濟體的活力
改革開放前,農村實行的是政社合一的計劃經濟體制,農村經濟缺乏活力,生產效率低下,農民生活十分困難。農村改革就是從打破計劃經濟體制開始的,通過廢除人民公社,建立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係,全面放開農產品市場等,走出了一條市場化改革之路。
一是確立和完善雙層經營體制。先是實行「包產到戶」,確立了家庭經營形式,形成了自主經營的農戶,變以往單一的生產模式為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迅速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此後,隨著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和各種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廣泛建立,農村多種實現形式的集體經濟在市場經濟的搏擊中活力日益增強。為此,十七屆三中全會指出,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同時,全會進一步明確了農村雙層經營體制的發展方向,即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產手段的方向轉變,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
二是確立和保障農民對土地等基本生產資料的承包經營權。農民土地承包權的期限,起初為15年,後再延長30年,十七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全會同時提出,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權能,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的佔有、使用、收益等權利;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這為完善農村雙層經營體制進一步奠定了基礎。此外,推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將集體林地經營權承包給農民,承包期為70年;農村水面、草場、果園、灘塗等也都實行農民長期承包經營,這些都為完善農村經濟的微觀主體創造了前提條件。
三是改革和完善農產品流通體制。先是取消農產品統派購制度,對主要農產品實行合同訂購,其他大部分農產品由市場自由流通。此後對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實行保護價收購,提高銷價,並加強對購銷渠道的管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加快了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的步伐。加入世貿組織後,我國農產品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標準等,與境外的農產品直接競爭。2004年實行種糧直補後,全面放開糧食市場,農民有了更充分的農產品營銷權和農業經營權。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國際上糧食供求關係的變化和糧食供求矛盾突出,也由於國內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影響了農民的種糧積極性,保障我國糧食安全和主要農產品供求平衡已經成為極其重要的現實任務。為此,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與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掛鉤的農資綜合補貼動態調整機制;健全農產品價格保護制度,完善農產品市場調控體系,保持農產品價格合理水平;完善糧食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理順比價關係,充分發揮市場價格對增產增收的促進作用。這表明:要繼續發揮價值規律的作用,通過完善市場經濟體制推進農民增產又增收。
現代化 把國家糧食安全建立在農業現代化的堅實基礎之上
農村生產關係上的改革,解放了生產力中人的要素,促進了農業生產供給能力的極大提高。但要繼續增強和穩定農業生產供給能力,還必須加強農業生產力的物質基礎等方面的建設。因此,在農村改革發展進程中,中央一直注重農業現代化建設,進行了一系列的物質投入、體制改進、制度安排和政策設計。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十七屆三中全會把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作為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基本方向。
不斷推進農業生產條件的現代化。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涉農的決定、意見及綱要等,都強調加強農田水利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新農村建設以來,將農村基本建設事業拓展開來,對農村各產業的基礎設施、農村村屯、村鎮基礎設施、生態環境治理等整體納入,統籌加強建設。農業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條件,十七屆三中全會繼續強調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
不斷提高科教興農的水平。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加大農業科技投入,集中力量進行重大農業科技攻關,鼓勵和支持農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推廣科學栽培及飼養,加強對農民的專業技術培訓等,不斷加強科教興農工作力度。現代農業的基本支撐在科技,農業發展的根本出路在科技進步。為此,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不斷促進農業技術集成化、勞動過程機械化、生產經營信息化。
不斷優化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和佈局。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中央就提出了發展「兩高一優」農業和可持續發展農業,努力打造現代農業及農村產業結構;並不斷優化現代農業區域佈局,強調加強糧棉主產區建設,發展和建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特色農產品產區。十七屆三中全會繼續強調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科技創新為手段、質量效益為目標,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搞好產業佈局規劃,科學確定區域農業發展重點,形成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產業帶,引導加工、流通、儲運設施建設向優勢產區聚集。
不斷推進農業產品的現代化。農業現代化的落腳點在農業產品的現代化,即農業產品要具備現代標準、品質和形式,能夠滿足現代消費之需要。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積極推進農業生產及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強調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把優質、安全放在農業產品建設的首位。十七屆三中全會繼續強調加強農業標準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杜絕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
不斷推進農業及農村服務體系建設。現代農業不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而是社會化大生產。建設覆蓋全程、綜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必然要求。多年以來,我國積極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合作經濟組織為基礎、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農業及農村經濟社會化服務體系,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現代農村金融制度,將有力推動農業及農村經濟現代化的進程。
民主化 尊重農民主體地位,保障農民各項權益
30年前,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村民率先實行「大包干」,邁出了我國農村改革的第一步。30年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發揮農民首創精神,保障農民各項權益,構成了農村改革發展的一條主線。
經濟民主是政治民主的基礎。農村改革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確定了農民對土地的長期承包權、對糧食等農產品的自主營銷權,實際上就是確立了農民的市場經濟主體地位,真正啟動了農民的自主意識和主動精神。這也是農村經濟民主的根本體現。多年來,通過不斷理順農產品的價格體系,實行稅費改革及取消農業稅,建立各種補貼制度和對農民實行直接補貼等措施,進一步維護了農民的物質利益,保障了農民的經濟權益,進一步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經營積極性。
取消人民公社後,農村建立了鄉鎮基層政府。此後,為了保障農村村民實行自治,由村民群眾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發展農村基層民主等,我國頒佈施行了《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根據該法律,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發揮領導核心作用,並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目前,包括村民自治在內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已經成為我國基本的民主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充分表明了農民在農村的政治主體地位,有力地保障了農民的政治權益。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擴大村民自治範圍,擴大農民在縣鄉人大代表中的比例,完善與農民政治參與積極性不斷提高相適應的鄉鎮治理機制,為農村民主政治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來,中央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公共財政不斷加大對農村各項社會事業的投入,越來越切實地保障了廣大農民的文化權益和社會權益。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昭示了農村社會全面進步的美好前景。
一體化 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
與計劃經濟體制相關聯的,是城鄉分割的二元社會結構及治理方式。在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初期階段,農業和農村為工業和城市的發展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拉大了城鄉差距。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向生產率高、回報率高的部門和地區流動,使城鄉之間、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的差距進一步加大。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總體上已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破解「三農問題」必須跳出就「三農」抓「三農」的思維定式。黨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各項統籌之首,十七大明確提出了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的重要理念,十七屆三中全會把加快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作為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要求。可以說,破除城鄉二元結構,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構成了新時期農村政策體系建設的新基點、農村改革發展的新取向。
促進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總的改革取向是促進公共資源在城鄉之間均衡配置、生產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推動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融合。這涉及一系列制度措施,主要有: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規劃,合理安排市縣域城鎮建設、農田保護、產業聚集、村落分佈、生態涵養等空間佈局;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優化農村產業結構,發展農村服務業和鄉鎮企業,引導城市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生產要素向農村流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全面提高財政保障農村公共事業水平,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公共服務制度;統籌城鄉勞動就業,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加強農民工權益保護;統籌城鄉社會管理,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放寬中小城市落戶條件,推動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創新;擴大縣域發展自主權,增強縣域經濟活力和實力,推進省直接管理縣(市)財政體制改革;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形成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互促共進機制等。
十六大以來,中央提出和強調大力發展縣域經濟,這也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一個重大步驟。縣域亦城亦鄉,實際上是一個大農村的概念,按縣域範圍運籌,有利於繼續推進合鄉並鎮、村屯整合、建立大村莊制等相關改革,為現代農業及農村管理體制創新提供空間,為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城鄉一體化創造必要條件。
科學化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30年,農村改革充滿了實踐創新、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歸根到底是推動廣大農村走上科學發展之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七屆三中全會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新形勢下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戰略任務。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建設新農村,必須突出發展這個主題,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始終把解決好十幾億人口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頭等大事,不斷解放和發展農村社會生產力。加大對農業支持保護力度,深入實施科教興農戰略,加快現代農業建設,實現農業全面穩定發展,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維護國家安全奠定堅實基礎。始終把改革創新作為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堅持不懈地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健全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經濟體制,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充滿活力。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它強調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強調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強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設新農村為了農民,又依靠農民,需要培育新農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農民根本利益作為農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保障農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權益,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促進農民全面發展,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和首創精神,緊緊依靠億萬農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全面協調可持續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建設新農村,包括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等多方面內容,要求協調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並通過積極發展節約型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保護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要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的部署,全方位、系統化地推進新農村建設,努力使農村經濟體制更加健全,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顯著進展,農民消費水平大幅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進一步加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體系基本形成。
科學發展觀把統籌兼顧作為根本方法。建設新農村,必須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著力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要統籌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鞏固和完善強農惠農政策,把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重點放在農村,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來源:遼寧日報 作者:鄂玉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