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爭議熱點開始更多地源自國內
「質疑來自於政府缺乏對公民的解釋」。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亞洲問題研究員克裡斯多夫•胡德23日對《環球時報》說。他認為,中國社會出現的大量批評聲音雖然刺耳,但的確是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和促進。
高鐵在外國也是爭議不斷,多國政府並不迴避。德國《世界報》23日以「更快,更昂貴,更多問題」為題報道說,中國讓世界掀起了高速鐵路熱,但世界高速鐵路一直與爭論畫上等號,德國鐵路也曾因高速列車問題出現各種爭吵。
過去,對中國產生影響力的質疑聲多來自境外,這些「挑刺」曾經讓很多中國人不舒服,比如2007年美國揭出中國的「毒玩具」,2008年日本揭出中國的「毒餃子」等。
5年前,三峽大壩全面竣工,國內輿論還是一片歡騰時,美國《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早已認為建水電站並不明智,但中國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建設這樣大的水電站。去年,中國還沒有覺得高鐵存在那麼多問題時,《華爾街日報》就報道說,外國企業通常都不願公開批評手握強權的中國鐵道部,但在私下,一些公司高管們則直言不諱,日本川崎重工的一位高管說,中國宣稱最近研製的多數子彈頭列車都是自己的,這也許有利於培養民族自豪感……但這只不過是虛假的宣傳。
而現在,城市內澇、三峽工程、爆炸西瓜、牛奶標準降低……中國社會的爭議熱點更多地源自國內。這被一些境外的分析認為是中國的某種進步。英國《經濟學家》近日一篇分析有關三峽工程輿論變化的文章稱,儘管很長時間以來,中國政府拒絕承認三峽工程的弊端,但私底下,一些政府官員對三峽工程卻有所擔憂,他們的質疑也零星在官方媒體上出現。去年7月,三峽大壩竣工後面臨最大一場洪水時,有關三峽工程控制洪水的能力被誇大的討論出現。而今年5月,因旱災而再度處於聚光燈之下的三峽工程,其弊端得到了政府高層的承認。
但未必所有的爭論都被認為是理性的,比如這次有關高鐵的爭論。英國廣播公司援引專家的分析說,在中國的體制環境下,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要完成這樣的任務完全不成問題,所以中國的高鐵時速並沒有造假。
《紐約時報》稱,在中國國內所有的爭論中,人們忽視了世界上最先進高鐵系統將為中國帶來的現實經濟利益,以及對美國和歐洲形成的挑戰。正如半世紀前,美國州際高速公路使得商業發展更便利,中國雄心勃勃的鐵路鋪設正將這個地廣人多的國家經濟鏈接起來。而且,高鐵系統的建設速度驚人,超出了艾森豪威爾政府所能設想的任何行駛速度。多達10萬工作人員在短短6年裡修建了5000英里的鐵路,很多情況下都是提前竣工。當京滬高鐵啟用後,將創建一條南北大動脈。
商務部學者梅新育說,中國的公眾輿論中有種趨勢,好像誰的口水多、嗓門大,誰就有道理。事實上,誰有道理跟誰掌握了專業知識有關,就高鐵而言,大部分普通人是不掌握這些知識的。我們很早就創造出了「烏合之眾」這個詞,體現了個人的從眾心理,這種心理讓人變得不理性,導致非理性的「羊群行為」,這是人性本身弱點的體現,這裡也有「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的因素,也與近些年來輿論的偏頗惡化社會心態有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