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欽年說,今年3月,杭州某區對淘寶網排名前100位的女裝網店發出「英雄帖」,開出極為優惠的招商條件,想把國內的優質賣家拉到杭州,「要說一點不動心那是假話,但我後來考慮多重因素,還是決定留在武漢。」
武漢市郵政速遞公司光谷區域公司總經理廖利軍說,物流單量能側面反映網商的活躍程度。「我的百分之一」網店補稅的消息傳出後,武漢另一家經營服裝的金皇冠網店每天的發件量從4000多件銳減至1000多件,還有一些網商把個人網店留在武漢,而將網上商城遷到了外地。
網店波動可能引發的就業問題也令人關注。廖江濤說,據測算,武漢3萬多家網店的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0萬人,其帶動的相關產業如快遞、攝影、設計、培訓、軟件、生產製造等,創造的間接就業機會超過40萬個。
觀點
區別對待放水養魚
武漢大學電子商務專家黃敏學教授表示,網絡交易也是商業行為的一種表現形式,納稅是網商的法定義務,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應該區別對待。
他說,網上商城(B2C)是企業運營,理當規範納稅;但大多數個人網店(C2C)經營狀況一般,主要是為了解決個人或家庭生活,有關部門還是應該「放水養魚」,鼓勵他們做大做強。此前,關於是否對網店收稅的問題在北京、杭州等地引發過熱議,但最終都未實行,武漢的電子商務發展還不夠快,更需要寬鬆的政策扶植。
黃敏學認為,從長遠看,徵稅是網店規範發展的必由之路。將不繳稅費帶來的低價作為網店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利於電子商務持續健康發展。只有通過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才會形成消費者和經營者雙贏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