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西方頗有影響的一個觀點是,受重商主義的利益驅使,中國在國際事務上往往表現出一種「自私的孤立主義」,不願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和義務,而是經常性的「免費搭車」。
中共中央編譯局世界所所長季正聚認為,這是西方社會對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不干涉別國內部事務的一種誤讀。他說:「隨著國力的不斷提升和對外開放程度的日益加深,中國越來越表現出『負責任的大國形象』是無法否認的。」
2005年10月,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聯合國大會上鄭重提出「共建和諧世界」的戰略主張,向國際社會莊嚴宣示中國發展的目的是推動世界各國普遍發展、共同繁榮,這是中國作為國際體系中負責任一員的一個重要標誌。
中國的發展和主張使全球普遍發展、共同繁榮的制度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這個制度環境主要是指與發展問題相關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全球當前存在的種種發展矛盾和問題,既有一些國家社會歷史和自然條件等方面的原因,也與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密切相關。
中國本身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同時也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是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受害者,因此,它一直強烈主張,要實現世界各國普遍發展,共同繁榮,就必須建立公正、公平、普惠、共贏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並以實際行動推動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改革。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在和諧世界理念的指引下,中國沒有任何意識形態的偏見,既沒有對深處困境中的西方國家落井下石,也沒有置發展中國家於不顧,而是仍然以開放的視野和負責任大國的姿態,強調共渡難關、同舟共濟。
通過出台一攬子刺激經濟的計劃,並派出國際採購團,使世界各國分享自己的發展機會。中國第一個承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注資數十億美元,還向陷入主權債務危機的部分歐洲國家提供資金援助。
中國積極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努力推動其成為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協調世界經濟和金融政策的主要國際平台,發展中國家在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經濟金融機構中的話語權和投票權明顯增強。由於中國的大力推動,去年11月召開的G20首爾峰會首次將發展問題作為單獨議題,並專門設立發展中國家議程工作小組。
2009年和2010年,中國經濟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了50%和30%以上的貢獻率,減緩了世界經濟的衰退。
中國政府今年年初承諾今後將大幅增加對主要貿易順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的進口。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易小准週三表示,未來幾年中國將擴大與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往來,實現進口額翻一番,並增加對外投資規模,給發展中國家帶去資本、就業和經濟增長。迄今,中國海外投資總規模已達2000多億美元。
中國已經並正在進一步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而中國經濟的發展也日益離不開世界,雙方的關係是互相依賴、共存共生,而不是單向度的誰依賴誰。
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顯示,1990年至2005年,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28.14%,高於美國的19.31%,也高於美國和日本之外的其他OECD國家合計的18.33%。據世行經濟學家戴維·多勒預測,2006至2020年期間,中國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升至36.6%。
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對外開放度更是迅速加深,中國的平均進口關稅從2001年的15.3%下降至2007年的9.8%。法國智庫前景研究與國際信息中心的研究也表明,自1997年以來,中國的進口在全球貿易中所佔的份額增長了3倍多,2009年達到4.3%,它在中國經濟中的比重將從1997年的4%升至2010年的14%,其開放度堪比今天的美國和日本。
1989年10月鄧小平在會見來訪的泰國總理差猜時明確指出,「中國搞社會主義……是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
中國當前的和平發展理念與其一脈相承。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去年撰文,將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概括為「五合一」:一是發展的和平性,二是發展的自主性,三是發展的科學性,四是發展的合作性,五是發展的共同性。
「和平發展是我們100年、1000年也不會動搖的一個方針。」戴秉國說,「中國人窮日子過得太久了,最大的戰略意圖就是使自己的日子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些,希望地球上的人們日子也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些,除此別無他圖。」
無論是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還是在人道主義緊急援助方面,中國都積極參與,顯示了作為負責任大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形象。
據統計,自1990年向聯合國中東停戰監督組織派遣5名軍事觀察員以來,中國已經先後參加了18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總計約1.6萬人次。中國軍艦2008年底遠赴索馬裡海域執行國際護航任務。
最近10年來,中國在南南合作框架內為超過120個國家提供了1000多個援助項目;先後5次宣佈免除50個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債務。自2004年以來,中國累計開展對外緊急救援近200次,參與了印度洋海嘯、緬甸風災、巴基斯坦洪災、日本地震海嘯等人類災難的救援……
在當前最熱門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領域,中國還主動作出自己的貢獻,單方面宣佈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從1990年到2007年,全球單位產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平均下降了15.4%,美國下降了27%,發展中國家平均下降10.2%,而中國下降了49.2%。
「中國承擔什麼樣的國際責任、承擔多少國際責任,是根據中國自身的能力而決定的,」時殷弘說,「中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因此,不會承擔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國際責任,當然,更不會為了承擔國際責任而去干涉別國的內部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