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中國展開最強攻勢整肅食安


http://news.wenweipo.com   [2011-07-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資料圖:2011年5月10日,記者在重慶市公安局獲悉,當地警方嚴查食品安全犯罪,連續端掉6個潲水油制售窩點。圖為檢測人員對警方查獲的制售潲水油窩點內的半成品油進行檢測。

沉痾探因:從道德到機制

從2008年曝出的三鹿奶粉摻加三聚氰胺事件,到近期出現的瘦肉精、染色饅頭、非法添加劑……食品安全領域頻頻拉響警報。企業的道德底線、政府的監管力度和制度的執行力都成為拷問的對象,然而中國食品安全事件的癥結究竟何在?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華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永泉表示,逐利的本性必然誘使一些道德缺失的企業心存僥倖,違法違規。然而相關部門的監管不力、執法不嚴卻更加助長偽劣食品的囂張氣焰。在處罰的低成本與制假售假的高利潤之間,一些不良企業更加傾向於選擇後者。

縱觀當前的食品行業,道德倫理問題已處於危險境地。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行業誠信道德體系建設滯後,少數企業和從業人員道德缺失、不講誠信。「食品行業領域的道德倫理大滑坡,甚至遠比社會交往中的道德滑坡更可怕。」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政治學教授許耀桐說。

談及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日前坦陳,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鏈條長、環節多,存在政出多門、職責不清、銜接不暢的問題,檢測檢驗手段不強,基層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確需改進完善。

「我國對化學品監管幾乎處於空白,使『食品添加劑』等各類化學品橫行市場,最終導致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復盛如是表示。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羅雲波指出,目前,中國的食品質量安全監管面臨多種因素的制約,首先是行政監管力量不足,其次是職能分散交叉,權責不清,三是行業協會、第三方檢驗機構等中介組織發育不完善,四是監管工作量大、成本高,很容易出現監管的漏洞和死角。

有評論分析稱,幾乎每一次食品問題的背後,都有著不可告人的主觀意圖。其背後所揭示的,是金錢遮望眼的食品生產商身上「道德血液」的缺失,更混合著一些本該站在消費者一方的公共職能部門不作為、亂作為而助長「毒食」的「功勳」。從當前的情況看,食品生產商與某些監管部門在一定程度上的「合謀」,是食品安全事故頻發的病症所在。

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發生後,一些作奸犯科者被繩之以法,一些企業也進了「黑名單」。但要實現食品安全,生產經營企業的主體責任不容推卸,與此同時,監管體系和監管職責也至關重要,需要付出持之以恆的艱苦努力。

「保證食品安全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不能僅僅依靠間歇式的整治風暴。建議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綜合協調的機構建設。進一步明確食品安全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主要職責、人員編製、經費以及與其他部門的職責分工等,通過理順機制、搞活機制,提高監管效果。」分管食品安全的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孟建國建議。



上一頁123

食品安全亂象
      責任編輯:Shine
中國放寬日輸華食品檢驗限制      [2011-06-21]
衛生部:將公佈食安預警信息      [2011-06-20]
蘇官員:食安標準跟不上潛規則      [2011-06-16]
中國極力維護食品安全      [2011-06-13]
公安部:已偵辦食安案件千餘起      [2011-06-13]
周一嶽:著力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2011-06-04]
台學者:塑化劑會傷害人類基因      [2011-05-31]
疑遭塑化劑蝕7年 台模特罹癌      [2011-05-31]
統一澄清供大陸產品不含塑化劑      [2011-05-31]
德EHEC感染已13亡 專家稱可控      [2011-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