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中新網援引馬來西亞《南洋商報》20日刊文說,美國民眾於2011年9月17日在紐約發起「佔領華爾街」示威活動,逐漸擴散為泛美的群眾運動。很明顯的,「未富」對 「大富」已成為美國的非典型內戰。美金把國家中分為兩個意識形態的社會,這場叫陣難以罷了。發展中國家要透視,不必隨之起舞!
文章摘編如下:
美國民眾於2011年9月17日在紐約發起「佔領華爾街」示威活動,逐漸擴散為泛美的群眾運動。從西海岸到東海岸、洛杉磯、舊金山、丹佛等城市均出現規模不等的勢頭。
抗爭由《Adbusters》雜誌倡議,意在表達對金融制度偏袒權貴和富人的不滿,聲討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
「佔領華爾街」發酵後再擴大為「佔領華盛頓」一類的政治抗爭。
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凱恩借題發揮,試圖將威怒火燒向民主黨主政的白宮。英國抗議者則發起「佔領倫敦」運動,在金融區建立「帳篷城」。
美國的個案危機
有錢無罪,正當的賺大錢,無論是百萬或億萬乃公平社會的表徵;國家走入先進之林的要訣是鼓勵人人賺錢,努力增富。情緒性的反高薪、反商、反富,是禍害!「佔領華爾街」其實是美國人的個案危機,外人沒有道理隨波逐流!
叫美國人生氣的是所得稅法。美國稅法利益富人大大的多於普羅大眾,再加以經濟低迷,怨氣四溢後「佔領華爾街」於是順時鐘到位,主題於也變得狂熱、籠統、乃至於失焦。
美國富人多半從事證券交易,大約佔人口的50%。
證券交易稅法規定,凡是虧損賬戶不交稅;對持股一年以上不動的投資者,股票收益無論多少,只徵收15%稅,而薪金階層平均所得稅率則是股票收入的加倍。
很顯然,稅法讓路富人。大富股巴菲特很理智,他說:「我只付17%所得稅,而我的員工則須繳30%,確實不公」。
多元的情緒問題
問題是人數最少的富人卻是政府財源的最大支柱,而人數最多的中低收入群則貢獻最小。大富,即年入美金160萬以上的占納稅人數1%,但卻佔國民總收入的18%,貢獻國家總稅收27%。相對的,中低層,即6萬以下,占納稅人數60%,只佔國民總收入的25%,只提供國家總稅收14%。
此外,富人稅率從92年平均26% 一路走低到目前的17%。而47%的美國人被列人貧戶,不繳稅,貧戶人數在未來稅法變動後將縮減。大企業和大富同步,稅率一路走低,50年代,大企繳稅占稅收的39%,如今只19%,降幅50%。
美國其實見不到落後地區窮奢極欲的巨富,和衣食住行都成問題的赤貧強烈的對比。有的是大富和「未富」,即有機會但尚未擠進大富門檻的普羅大眾。未富的原因有很多,只管遷怒富人,不問本身作為解決不了問題。
富人和一般人平行繳稅不符合公平原則。但把氣貫向富人則是情緒化了。
經濟中心往東移
當家的奧巴馬認為,稅法是「數學問題」,他提出針對富人的新稅法,重點是絕對不讓年入百萬家庭的稅率比中低收入者低。
大選將屆,各路政客不會袖手旁觀,媒體也當然隨即抄作,國會上空於是凝結了一股「獵殺富人」的肅殺氣流。(《經濟學人》封面標題)
另一邊廂,由於發展中地區競爭力增加,市場擴大,美國大企業紛紛往海外找出路,主管隨著公司利多也財多,而生產線外移使國內9%的高失業率拉不下來。
美國人不願幹粗活,也沒辦法立即提升技藝處理高端工作;因此,簡易的「數學問題」解決不了外在和內在複雜的情緒問題。
美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發展中國家不斷的崛起,餅只有一塊,經濟中心往東邊移的時刻西邊的優勢必然縮小。
經濟走下坡時常見的場景是理性失衡。
美國的第一個反射是國會對立,然後把賬往外算,例如指責中國操作人民幣等;接著是「佔領華爾街」之類「未富」拉「大富」下馬的平衡運動。而政治人物則一味媚民,大伙情緒隨著選舉情勢波動。
情況於是變得很複雜:高收族群得罪不得,中低的更難惹。
很明顯的,「未富」對「大富」已成為美國的非典型內戰。美金把國家中分為兩個意識形態的社會,這場叫陣難以罷了。發展中國家要透視,不必隨之起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