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走出劍門關,報道小組以車代步,約30分鐘左右後抵達昭化古城。
「昭化」一名據說源於公元970年北宋太祖趙匡胤所賜,是一個享有千年歷史的古鎮。
在收到四川省《三國演義》遺址的探訪日程時,「韶華古城」這個生疏的地名對我們來說,多少有些意外。因為《三國演義》中沒有涉及到有關韶華古城的故事情節。而當地導遊的一席話才讓來到現場的我們恍然大悟。
昭化古城,古時稱為葭萌關。萬人之敵猛將張飛挑燈夜戰蜀漢五虎上將馬超數百回合的巔峰對決,正是在此上演。
古城風貌依舊,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是中國古代最早的縣治地之一,素有「巴蜀第一縣,蜀國第二都」之稱。
戰國時期秦國將蜀國劃入版圖後,秦始皇將此地稱為葭萌縣,這也是「巴蜀第一縣」的來歷。而葭萌關則是劉備立國蜀漢並建都成都後,繼其後成為第二個戰略重地,因此被成為「蜀國第二都」。
劉備在討伐蜀國時,佔據該地的劉璋曾向漢中的張魯請求支援。劉備和張魯為爭奪蜀國展開扣人心弦的生死決鬥,而因這場廝殺而廣為流傳的「張馬一戰」成為膾炙人口的佳話。
張飛和馬超連戰三天三夜,仍無法決出勝負,最終諸葛亮使出反間計降服馬超,劉備大勝。
昭化古城的西門臨清門前的廣場就是當年張飛和馬超激鬥之處。
昭化古城內常年居住的是種玉米的農戶、賣生活用品的小販和從事旅遊產業的居民,令整個古城看起來就像一個巨大的商業居住混合園區。
一條東西向的「太守街」貫穿了昭化古城,這條街非常有意思,地上鋪的石板路將整條大路劃分成了三條小道。導遊告訴我們,中間的道是專門給官員行走的,兩邊的小道是給百姓走的。如果有官員的馬車經過,走在路上的平民百姓就會自動退到兩條小路上,給馬車讓路。這條路可以說是封建時期地位階層差距明顯的寫照。
在這裡還能看到過去儒生參加考試的考場,在考場裡封建集權統治思想也能窺見一斑。而且還能發現當年為了揚名立萬而熟讀四書五經,擅長八股文章的書生們遺留下來的痕跡。
在清代,這個考場內曾經有322個隔間供考生使用,現在只剩下12個隔間。據說在上世紀7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兵以反封建的名義摧毀了這個考場。
這趟昭化古城之行讓報道小組感受到了三國時代、唐、宋、明、清和民國時期的真實歷史。可以說這座古城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縮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