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新京報3月12日報道,「銀行業究竟是不是暴利行業?」這個問題在3月10日的全國政協經濟組小組討論會上,引發與會的銀行高管和經濟界人士的熱議。銀行高管否認銀行暴利,認為目前銀行業的高利潤主要得益於資產規模的擴張,其實總體資產回報率並不高。
「銀行利潤到底有多少?」
去年底,中國民生銀行行長洪崎曾表示,「有時候利潤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佈」,此話一出立即將銀行業暴利置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3月10日的分組討論上,原國稅總局副局長許善達再次由此提出了關於「銀行業利潤」的問題,他笑問金融界委員,「你看報紙上都說,你們銀行利潤高得都不好意思公佈了,你來說說到底有多少利潤啊?」
對此,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認為,「銀行每年新增貸款7萬億,要按12.5%資本充足率,銀行一年的利潤才1萬億,8千億補充資本金了,剩下的還有分紅還有成本,大頭都給政府拿走了!」
在另一個會場,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楊凱生提及上述話題時也表示,說中國銀行完全靠高利差實現高利潤這個說法不太符合事實,目前中國銀行業的利差水平大體是2.5%左右,在世界範圍來看,中國銀行的利差是不高的,是偏低的。
「銀行資本回報率是實體經濟的20倍」
但當日在會上的原統計局副局長李德水認為,「銀行的資本金是高,但算算資本投資回報率,銀行的資本回報率是實體經濟的20倍呢!暴利的說法是有點偏差的,但去年銀行業資金緊張搞得花樣很多,咨詢費等亂收費、體外循環理財,新冒出來的問題很多。」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長黃奇帆此前也表示,中國各銀行存款與貸款之間的利息差距達3個多百分點,憑空地比世界任何銀行多拿了兩個點,這兩個點就是一萬多億元人民幣。如果銀行不拿這一萬多億元,就意味著工商企業、實體經濟多了一萬多億元的利潤,或降低一萬多億的成本,銀行在這方面「不能吃偏飯吃得太多」。
據中國銀監會披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商業銀行淨利潤為10412億元,相比2010年7637億淨利潤,增長率達36.34%,商業銀行平均每天「吸金」28.53億元。
專家說法
銀行高利潤與民企倒閉成反差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對本報記者表示,2003年開始我國進行的銀行業改革,將近10年間,整個銀行業呈現高速增長。但2011年實體經濟情況出現問題,企業的經營業績大幅下降,中小企業虧損倒閉較多。在這種情況下,銀行業利潤依然保持快速增長,形成的反差較大,這種冰火兩重天導致銀行業備受指責。
解決銀行暴利問題,一方面,應打破國有商業銀行及大型銀行的壟斷局面,降低金融機構的准入門檻,進一步開放市場,要真正扶持起民間金融,將之納入合法化、陽光化的軌道。讓金融市場充分競爭。另一方面,推動利率市場化改革。如通過單邊或雙邊加減息的方式將銀行利差縮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