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 新京報報道,通過(多年)調控,已擠壓了房地產的泡沫,使曲線上揚的斜率降低了,減少了大起大落的因素,因此不能否定總體的調控政策。
全國政協委員賈康
我國亟待建立健康的、持之以恆的、包括保障房在內的住房制度,不是看二手房賣得好了,馬上就去加稅,要強調住房制度的穩定性、連續性。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林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關於繼續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簡稱新「國五條」),在出售自有住房按轉讓所得的20%規定計徵個稅、可提高二套房首付、增加供應等六方面打出「組合拳」。
此輪調控新政對樓市有何影響?房地產調控應如何保持長效?引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熱議。
1 調控房價不能只限需求
針對國務院出台的房地產調控新政中,二手房交易按照增值額20%徵收個稅的規定,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提高稅收,可能導致這些負擔轉嫁給了購房者。控制房價的關鍵還在於擴大供給。
規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投機,蔡繼明表示,但其負面效應也很明顯。按差額徵收20%個稅以後,一些有房子的人可能取消賣房,從而減少了市場供給。即使房子用於出租,租金也未必能下降。
另一方面他認為,整個房地產的調控,單純靠限制需求肯定是行不通的,而是要提高供給。而要擴大房子的供給,前提是擴大土地的供給,這需要各地政府繼續努力。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也認為,對樓市調控,政府不應只在商品房、產權房市場有調控動作,還應該加緊建設保障房。低收入家庭、夾心層家庭「居有所屋」主要依靠公租房為代表的保障房來實現。因此,不能把房地產調控只看做是商品房、產權房的調控。托起低端家庭的保障房的有效供給也很重要。
全國政協委員崔永元也表示,政府要擴大保障房的保障範圍。
2 調控房價也要控地價
全國政協委員李曉林認為,地價對房價有很大影響,「調房價也要控地價」。
李曉林認為,政府主導的土地拍賣、競價,地王不斷出現,地價高並沒有得到控制。加上通貨膨脹、勞動力成本等因素,房價當然難降。在全國地價偏高的情況下,地方政府賣地補充財政,也推動房價上漲。
他認為,我國亟待建立一個健康的持之以恆包括保障房在內的住房制度,「不是看二手房賣得好了,馬上就去加稅,導致有人昨天賣出房子,就少交稅,明天賣房就得多交稅。這不正常」,要強調住房制度的穩定性、連續性。
3 「房價越調越高」是誤導
針對民間所謂「房價越調越高」的抱怨,賈康認為,這種說法有誤導。「可以想像,如果不調控,房價會瘋成什麼樣子,泡沫要發展成什麼樣子。」
他說,中國城鎮化水平要從目前的50%發展到70%。在這一背景下,建成區房價本身就是越走越高。通過調控,已擠壓了其中的泡沫,使曲線上揚的斜率降低了,減少了大起大落的因素,因此不能否定總體的調控政策。
另外,對「房產稅」試點卻未推廣的問題。賈康認為,對此,今年可能就會有更實際動作。
觀點
新政方向正確 所得稅難轉嫁
昨日,經濟學家華生認為,新「國五條」方向正確。過去房地產交易環節個稅按1%徵收,是鼓勵房地產發展,現在恢復到20%,才是恢復稅法的本來面目。
但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擔心,二手房與新房相比,在配套方面可能有優勢,對於一些有剛性需求的買房者而言,如果他們買二手房,賣房者會把這部分稅收負擔轉嫁給他們,從而變相提高了房價。
但華生說,此前由於陰陽合同以及稅率的原因,二手房交易的個稅很少,主要稅集中在交易稅(如契稅),在賣家強勢的情況下,交易稅是容易全額轉嫁的,但所得稅不同。
他舉例說,如果在城市同一區域,兩套相鄰的房子都售價300萬,其中一套商品房初始價250萬,那麼按照差額計算,需要繳納的個稅是10萬元;但另一套房子初始價是50萬元,需要繳納的個稅是50萬元。
華生認為,在市場的作用下,因成本不同,後者則不能把稅費轉嫁給買方。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夏斌建議,細則目前仍不夠細,應進一步細化的政策包括政府對真正剛性需求者的第一套房如何進一步放寬條件;舊房換新房者如何進行支持;如何鼓勵長期租房等。
分析
新房價會否推高存爭議
政策實施後,是否會導致開發商的新房受到追捧,且價格上漲?蔡繼明表示,這兩者應該沒有因果關係。
蔡繼明說,事實上,房價上漲和下降跟預期有關。如果大家預期會降,那麼房價就會降。總的來說,這取決於政府的調控決心。從現有各城市情況看,之前的調控目標並未完全實現。
李曉林認為,徵收20%個稅,對抑制房價作用不會太大。政策想打擊投資和投機性需求。但也許沒把二手房房價打下來,可能會刺激了一手房房價上升。他認為,在制定政策時,應全面考慮政策出台時會不會對別的方面起到副作用,謹慎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