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普京有望獲諾獎 德英美罕見附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3-09-14]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據環球時報報道,「普京總統也許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猜測連日來成了有趣的話題。不僅俄羅斯學者力挺,就連歐美學者或媒體也跟著呼籲。奧巴馬政府在對敘利亞軍事打擊的問題上出現戲劇性轉折,敘政府也同意交出化學武器,這些似乎都成了俄總統普京的「功勞」。但不管怎樣,普京今年已不可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因為今年的提名年初已結束。明年他能否獲得這一獎項,很大程度上也取決於敘局勢的發展。

德國《時代報》就做出危險預測:「普京在進行一場豪賭,一旦巴沙爾出爾反爾,俄羅斯將蒙羞」。還有英國學者直言,由於諾貝爾委員會的偏見和保守,「普京獲獎可能性為零」。13日,美國務卿和俄外長繼續在日內瓦會晤,討論如何銷毀敘化學武器,特別是俄羅斯在多大程度上能將「敘化武換和平」的承諾落到實處。

今年和平獎提名已結束

「俄羅斯之聲」網站13日報道稱,普京總統可能將成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敘利亞危機在俄羅斯等國努力下從軍事打擊暫時轉為外交解決,在這種形勢下,全俄教育基金會會長科姆科夫致函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建議將普京列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文章說,目前,諾貝爾委員會拒絕就此事發表評論。今年諾貝爾獎的提名申請已結束,普京只能參選明年的和平獎,「如果敘利亞危機按照俄羅斯提出的銷毀化武的模式順利解決,那麼普京實際上已為自己贏得諾獎」。俄戰略交流中心專家阿布扎羅夫認為,普京贏得諾獎的機會很大。但他也說:「實踐證明,這方面的政治特殊性很強,和平獎本身充滿各種要素,獲得夥伴們的支持相當重要。總體來說,機會不錯,因為一些人就是因為斡旋中東問題獲得和平獎的。」環球網「第一話題」13日下午就「你是否看好普京獲諾貝爾和平獎」的調查顯示,在7000多網民的投票中,有93%的人「看好他獲獎」。

《環球時報》記者13日致電諾貝爾委員會,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挪威諾貝爾研究所的女士表示,在提名截止時間明年2月1日前,一切都是保密的,因此不能回答任何問題。但提名截止後,委員會會禮節性回復提名者。她表示:「事實上,委員會成員都不在這裡辦公,他們只是在開會時才來,但什麼時候開會,也是保密的。」

據記者瞭解,瑞典於默奧大學社會學教授斯迪芬今年7月曾推薦斯諾登為2013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但從和平獎評選程序講,斯諾登也只能在2014年被考慮,因為今年的人選提名早已結束。按照慣例,委員會在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諾貝爾和平獎推薦人選。從2月1日開始,對所有人選進行篩選,然後在10月公佈當年的獲獎結果。

「把奧巴馬的獎章給普京」

俄學者提議普京諾貝爾和平獎的消息很快傳開來,該「倡議」甚至贏得美國保守的、總是批評俄羅斯的「福克斯新聞」的支持。「福克斯新聞」國家安全分析家凱瑟琳說:「全世界都知道,普京是真正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的人。他給和平一個機會,避免了美對敘的軍事打擊。」福克斯新聞頻道政治和司法事務分析家、新澤西州前高等法院法官安德魯表示:「作為一個前克格勃間諜,普京是一個受過訓練的"殺手"。而獲得過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是一個受過訓練的律師、學者和憲法專家。現在,他們兩個,誰更像是一個諾貝爾和平獎得主,誰更像是一個想要殺人的暴徒?」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12日報道,美國進步中心的研究員麥特·米勒表示,從理論上講,普京會得到諾貝爾委員會的讚許。《美國自由新聞》週報11日也以「俄總統普京配得上諾貝爾和平獎」為題評論說,普京快速出手,免於美國再度蒙受一場愚蠢、無謂的戰爭所帶來的恥辱,他或許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還給以色列推動美對伊朗發動戰爭設置了路障。據俄羅斯獨立電視台13日報道,法國有一些民間人士正在徵集請願簽名,發起者呼籲剝奪奧巴馬的諾貝爾和平獎,將它授予普京。在羅馬街頭,近幾天也掛出印有普京肖像和寫有「我與普京在一起」的條幅。

俄羅斯《觀點報》13日援引設在巴黎的民主與合作研究所的英國學者約翰·拉夫蘭德的話說:「普京完全符合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條件,但由於諾委會的偏見和保守,他獲獎機會不是很大,「儘管如此,但我認為,推選他為候選人是一個好主意。但談到機會,可能性幾乎為零」。《觀點報》的評論說,奧巴馬本來在地緣政治中的影響力比普京大,但美國收起打擊敘利亞的拳頭後,雙方的地緣政治影響力發生根本性轉換。

敘局勢變數左右普京獲獎

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克多9月13日表示,俄計劃加強在地中海特別是靠近敘利亞海岸地區的軍事存在,將戰艦增加至10艘。《環球時報》駐敘利亞記者所住酒店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安全部門官員13日表示,普京與西方在敘問題上已分裂為兩個利益集團,在為各自的利益你爭我奪,但普京的做法客觀上的確「救敘利亞民眾於水火」,所以大馬士革支持敘政府的民眾會感謝他。也有敘利亞民眾表示,如果普京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反對聲最大的肯定是敘反對派。

黎巴嫩《使節報》日前撰文稱,普京力阻西方用化武借口對巴沙爾政權施以懲罰,否則美國對敘軍事打擊絕不會是「有限的」,敘反對派會在美國掩護下直取政權腹地,巴沙爾政權及敘利亞的命運將出現最壞預期,伊朗、以色列和海灣國家也將「進入地獄模式」。文章認為,普京的個性甚至不為克里姆林宮所知,他強硬的言辭中留有餘地,行動時又柔中帶剛,以至於連西方輿論都稱,「普京而非奧巴馬才是諾貝爾和平獎應該的得主」。文章認為,西方指責普京是披著民主外衣的獨裁者,卻沒有想到普京不僅是一名政客,更是一位外交家。

曾在美國、北歐常駐多年的《環球時報》記者丁剛認為,當年諾貝爾委員會之所以會把和平獎發給奧巴馬,相當大程度上是表示對小布什發動伊戰的不滿。當時奧巴馬當選總統還不到一年,什麼和平的大事兒還沒有干就拿了獎,連一些美國人也不滿。有人因此把諾貝爾和平獎稱為「和平套」,至少在輿論上約束美國總統這個「三軍總司令」在決定是否開戰一事上不能再像過去那樣無所顧忌。丁剛說,由此看來,普京或許真有獲得諾獎的機會,如果對他獲獎的呼聲越來越高,諾貝爾委員會的委員也會考慮到解決敘利亞危機的現實需要,用同樣方式套住普京。

在美國創辦的阿拉伯語「祖國報網」刊文認為,普京巧妙利用西方的猶豫及伊拉克戰爭給美國帶來的痛苦記憶,在敘利亞問題上恢復了俄在中東的「玩家地位」,但普京依然面臨著巨大風險,「一旦敘利亞開始隱藏化武,俄羅斯的聲望與地位均會不保」。德國《世界報》網站近日刊登題為「俄羅斯隨普京回歸冷戰」的文章,但內容卻講的是,對普京來說「穩定比人權更重要,他原則上不相信每次軍事行動都有助於建立民主和保護公民」,「沒有人能說服他軍事打擊敘的目的是保護平民社會而不是實現大馬士革的政權更迭」。有分析認為,影響普京獲諾獎的因素很多,如敘利亞局勢變數還很大。從歷史上看,北歐國家對俄缺少好感,媒體上經常報道過去俄羅斯對北歐的種種行徑。儘管普京2011年曾訪問過瑞典,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俄與北歐的關係,但當地媒體對普京及俄國內問題的負面報道仍能見到。在西方,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普京獲諾獎」。此外,還有人提到2008年俄羅斯—格魯吉亞戰爭期間普京的強硬態度。

「莫斯科回聲」電台13日報道,對於俄專家建議授予普京諾貝爾和平獎,全俄羅斯教育基金會的另一名學者謝爾蓋耶夫卻表示「意外」,因為以往普京為實現和平所做出的貢獻得不到西方國家的承認。俄羅斯《國防》雜誌主編科羅特琴科認為,諾貝爾委員會向來具有政治性偏向,評選並非依據被提名人對人類做出的貢獻大小。

普京與西方的聯繫將更困難

針對普京日前在《紐約時報》發表的批美文章,美白宮發言人卡尼12日「回擊」說,白宮對普京的言論並不吃驚,「事實上,俄羅斯反襯出美國的出類拔萃」,並指責俄羅斯過去10多年在言論自由等方面一直倒退。卡尼還表示,只有俄指責敘反對派使用化學武器,「即使是敘盟友伊朗也公開指責敘政府使用化學武器」。但在記者的追問下,他又改口說,「這只是伊朗前總統的表態」。

英國《泰晤士報》13日報道說,如果聯合國調查敘化武的專家小組下周發佈的調查報告將矛頭指向巴沙爾政府,對普京將是個打擊。《泰晤士報》評論認為,俄外長和美國務卿在日內瓦進行的會談十分關鍵,它將印證俄在多大程度上把讓敘政府交出化武的承諾落到實處,正因如此,會談也是艱難的。儘管普京暫時成為博弈的「大贏家」,但接下來,在安理會內部的討論中,俄羅斯可能會遇到面臨來自除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的圍攻。《每日郵報》稱,如果俄一味堅持其強硬立場,將會處於孤立境地。德國《世界報》等輿論也認為,普京與西方的聯繫將變得更困難。

      責任編輯:蘇萊
對敘普京搶風頭 奧巴馬陷兩難      [2013-09-13]
紐約時報拒付普京稿酬      [2013-09-13]
美媒稱普京文章系公關公司安排      [2013-09-13]
普京:美國「不為我友即為我敵」      [2013-09-12]
普京在《紐約時報》撰文護敘      [2013-09-12]
普京或成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2013-09-11]
普京合影扮鬼臉 奧巴馬低頭不看      [2013-09-09]
奧巴馬合影不看普京 普京扮鬼臉      [2013-09-08]
普京力挺巴沙爾 俄8軍艦守地中海      [2013-09-08]
普京誓言援助敘利亞 增派軍艦      [2013-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