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近日,南寧市郊出現非洲大蝸牛,繁殖力極強。這種被我國首批列為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田園殺手」晝伏夜出,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從事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表示,他也是頭一回見到非洲大蝸牛實體。
反映
菜園驚現危害極大的「螺」
據當代生活報報道,南寧市江南區沙井鎮沙井中學的梁老師,在學校附近開荒種植蔬菜。近日,他在地裡發現大量不知名的「螺」狀生物,專門啃食各種蔬菜的莖葉。這些奇怪的「螺」個頭很大,晝伏夜出,每天清晨到菜地隨手就可捉到一大桶。
9月17日上午,記者隨梁老師來到她在學校的宿舍,見到了她當天早晨剛在菜地裡撿回的半桶「螺」。只見這些黑乎乎的「螺」個頭都足有雞蛋大小,緊緊吸附在水桶壁上。
梁老師說,沙井中學的老師們由於離家比較遠,中午都是各自在宿舍做午飯。她自己開有幾塊荒地,分別種了小白菜、千里香、茄子、韭菜等蔬菜。近日,她突然發現菜地裡突然冒出這種奇怪的「螺」,每天早晨都能隨手撿回一大桶。
記者隨後在校園周邊菜地走訪發現,地裡種的各種蔬菜,菜葉都被噬咬得千瘡百孔,小白菜更是嫩芽剛冒出就被吃得乾乾淨淨,以至於整塊菜地幾乎見不著綠色。「這些『螺』晝伏夜出,夜裡出來禍害蔬菜,白天太陽一出來,就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梁老師說。
處理
砸碎「螺」殼讓汽車碾壓
據梁老師反映,這種不知名的「螺」繁殖力極強,老師們每天早晨都去菜地捉,可總也捉不完。
沙井中學門前有一條坑坑窪窪的道路,為了避免這些「螺」危害其他農作物,梁老師他們捉回「螺」後,先拿磚頭敲碎其堅硬的外殼,然後倒在學校門前的馬路上,讓過往汽車碾壓。
記者在現場看到,沙井中學門前道路的坑窪處,倒有一堆堆死「螺」,炎熱天氣下,被碾壓成肉泥狀的死「螺」散發出陣陣惡臭。
調查
當地菜農用農藥滅「螺」
為了瞭解這種不知名的「螺」在當地的危害程度,當天中午,記者跟隨梁老師回到距沙井中學約5公里的三津村梁老師的家。
在一座簡易搭建的窩棚裡,記者採訪到當地一位姓郭的菜農。該菜農仔細察看記者帶回的「螺」後表示,這種「螺」俗稱「鼻涕車螺」,菜園裡偶然會有發現,但個頭沒這麼大,通過噴灑農藥等方式,很容易將它們殺滅。
梁老師告訴記者,老師們種的菜都是自己吃的,所以從來不噴農藥,即使發現害蟲,也是採用手捉等方式除滅。或許這也是「鼻涕車螺」氾濫、個頭瘋長的原因。
揭秘
非洲大蝸牛驗明正身
當日下午,記者帶著幾隻「鼻涕車螺」趕往廣西植物保護總站。該站檢疫檢驗科工作人員沈昆辨認出,這就是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非洲大蝸牛。
沈昆說,境內滅殺處理非洲大蝸牛的工作已經移交給廣西農業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記者不妨前往該部門採訪。
聽說南寧郊區發現非洲大蝸牛,廣西生態與資源保護總站負責外來生物研究的何工程師立即趕來與記者見了面。他說,之前雖然聽說廣西某地有人發現過非洲大蝸牛,但他本人至今尚未親眼見到過實體。
據何工程師介紹,非洲大蝸牛是繁殖能力極強的植食性旱生蝸牛,食譜涉及數百種草本、木本、籐本植物,對花圃、農田作物危害極大,被稱為「田園殺手」。不過他也表示,非洲大蝸牛雖然繁殖速度極快,但在廣西有天敵,而且可以用農藥滅殺,因此,大規模爆發的可能性不大。
相關鏈接
非洲大蝸牛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lica),為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棲眼目瑪瑙螺科的大型貝殼螺。是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雲南麻栗坡縣於20世紀70年代初期就在天保、八布兩個邊境鄉發現。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厘米,最大可超過20厘米。夜行性,喜好潮濕環境。已被列入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農林專家認為,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人類食用危害極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