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大公報今天刊登評論員李遠航題為《李克強東南亞外交的三個發力方向》的文章,分析總理李克強緊跟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步伐的東南亞之行。
文章稱,總理李克強東盟之行的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半,外界對其展現的個人魅力和由此發出的中國聲音讚賞有加。在東南亞諸國領導人剛接觸過國家主席習近平之後,李克強的表現又讓整個東盟對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多了許多瞭解,同時減少了誤讀的機會。甚至還有外媒開玩笑稱,此次美國總統奧巴馬缺席東盟會議的一大遺憾就是不能見到中國「才子」李克強。
文章表示,此次李克強的東南亞之行緊跟習近平的步伐。習近平在結束對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訪問回國的同一天,李克強又踏上了東南亞的土地,開啟了對文萊、泰國和越南訪問的行程。中國第一、二把手接連訪問東盟,由此可見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對東南亞的重視程度。
文章認為,但是也能看出習李東南亞之行的一些不同之處。比如習近平更多的是借助東南亞這個平台參與國際事務,向亞太乃至全世界展現中國的聲音。而此次李克強的出訪更側重於關注東盟這個本區域內的合作與發展。在筆者看來,這次李克強東南亞外交的三個方向是:確保南海問題不成「問題」;推動中國與東盟的經濟合作;擴大中國在東盟的政治影響力。
文章指出,中國領導人到訪東南亞,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就是南海領土爭端。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李克強和習近平採用了同樣的辦法,那就是「避其要害」。雖然領土問題是中國的底線,而且會不惜一切代價去捍衛,但是中國領導人在處理這個問題上相比菲律賓和日本而言多了幾分才智,少了幾許唐突。李克強在被媒體問到南海問題時,他沒有像安倍一樣口無遮攔二是強調「這是多年積累下來的一道難題,涉及到中國和部分東盟國家之間的雙邊分歧。」同時強調「中國不會實行『國強必霸』的政策。」這幾句話體現了中國東南亞外交方針的睿智和高明。
文章稱,首先,強調雙邊分歧而不是多邊分歧,就等於拆分了日本或者菲律賓希望東盟「集體對抗」中國的努力。李克強以及中國其他領導人很清楚,東南亞外交要講求「和」而不是「分」,不能盲目挑起某些東盟國家的敏感神經,同時又要合理表達自己的訴求和關注。其次,不實行「國強必霸」的表態是中國睦鄰安鄰外交政策的體現,既暗示中國有實力解決南海領土問題,警告一些不友好國家不要為所欲為,同時又給那些想與中國交好的東盟國家吃個「定心丸」,確保南海問題不成為一個影響中國和東盟發展的「問題」。
文章稱,李克強東南亞外交的第二個方向是經濟合作。雖然中國和某些東盟國家有些小摩擦,但在中方看來,這對中國與東盟國家的經濟合作不應造成負面影響。在過去10年中,中國與東盟國家的貿易合作有增無減,貿易總額也是成倍數增加。中國在受到美國次貸危機的衝擊時,之所以沒有造成很大的損失,這和中國-東盟的經濟合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李克強此訪也提出了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版」和實現2020年中國東盟貿易總額達到1萬億美元的目標,並喊出以及再創「黃金十年」的口號,這為雙方的進一步經濟合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為什麼此次習李訪問東南亞被稱為開拓「海上絲綢之路」的原因。
文章提到,經濟合作到一定程度,比如反映到政治領域。這也自然聯繫到了李克強訪問東南亞的第三個目的——提升中國在東南亞的政治影響力。換個角度來說,這也就是降低美國想借助東南亞地區來制衡中國的力度,為中國在「南大門」前設立了一個緩衝區。
文章稱,幾年前,美國提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後,頻繁在釣魚島和南海問題上發聲。一個目的就是想借助和中國有領土爭端的國家來牽制中國。而此次李克強緊跟習近平訪問東南亞國家的重要原因就是向東盟國家釋放一個信號——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外交重點是在東南亞,相比奧巴馬在訪問前「臨陣換將」的做法來說,中國在東盟的印象分上已經超過了美國,再加上李克強進一步友好表態也加強了東盟國家對中國的好感。這一切都會為今後幾年中國拓展與東盟關係打下良好的基礎。
文章總結道,李克強第二次外訪所選擇的地點和時機都恰到好處,這不僅體現了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外交謀略,也讓中國在處理同東盟關係上搶佔了先機。雖然中美在東南亞外交上將繼續博弈,中國和某些東盟國家的外交關係也可能會面臨考驗,但就整體而言,中國和東盟關係已經在中國新一屆領導班子和東盟友好人士的共同推動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這條路不會被輕易阻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