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陸基測控站、測控船與中繼衛星組成的中國航天測控網絡已覆蓋全球。來源:新華社 【文匯網訊】遍佈全球的測控站,已成為中國航天向宇宙深處進軍的強大後援。「嫦娥三號」踏上前往月球的旅程,中國航天在深空探索領域又邁出重要一步。航天發射作為複雜系統工程,要確保航天器順利入軌乃至飛向更遙遠的宇宙,遍佈世界各地的「無死角」測控網絡必不可少。對中國而言,除了游弋四海的「遠望」系列測控船,設在全球多地的陸基測控設施,也在「神舟」、「天宮」、「嫦娥」等項目中扮演重要角色。
據青年參考報道當前,中國擁有(含租賃)的海外航天測控站共五個:巴基斯坦卡拉奇站、肯尼亞馬林迪站、澳大利亞當加拉站、西南非洲納米比亞站以及南美洲聖地亞哥站。隨著中國航天一次次贏得世界矚目,由海基測控船、國內與海外陸基站點及「天鏈」中繼衛星組成的強大測控網,正加速完善佈局,海外測控站更被譽為隱身於主流媒體報道之外的幕後英雄。
有站點不得不停止使用
測控系統是航天器飛行的「神經中樞」,所有航天器在發射段、上升段、變軌段、分離段、返回制動段等關鍵飛行階段,都需要測控通信支持。航天測控水平是一國航天科技水平的重要標誌。目前,中國航天測控通信網由酒泉控制中心、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指揮,對國內外多個測控站、船、中繼衛星組成的測控網實施統一管理。
中國前駐基裡巴斯大使王少華曾在國防科工委網站刊文稱,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發射衛星時要專門派遣測控船到南太平洋,耗資巨大。如果在那裡建測控站,能節省大約70%的費用。有關部門經過分析論證,認為在基裡巴斯建立航天測控站最合適。
1996年,基裡巴斯同意中國在塔拉瓦島建立航天測控站,租給中國政府一塊面積一公頃的土地,租期15年。然而,建站伊始,美國就不斷指責該測控站是用於軍事目的,認為其不僅可以監控中國國內的空間軍事試驗,還可以監測美國導彈防禦計劃之下的攔截測試點——馬紹爾群島附近海域。2003年,中基關係破裂,塔拉瓦測控站不得不停止使用。
中國航天在海外的測控站建設幾乎和載人航天工程的進展同步,新建的海外測控站往往根據飛船的飛行軌跡選點佈局。中國撤出基裡巴斯後,轉向友好鄰邦巴基斯坦尋求幫助。1998年,中方決定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建立航天測控站,站址位於巴空間與上層大氣研究委員會院內,次年10月1日落成。此後,該站為「神舟」系列飛船的發射回收提供了支持。
「神舟」計劃促成全球佈局
「神舟」計劃全面展開後,為保證載人飛船安全順利地返回地面,需要大洋上的多艘測量船和遍佈國內外的10餘個地面測控站,對飛船進行全程跟蹤和測量。由於飛船返回段航線穿過非洲上空,在納米比亞建立測控站的方案很快被付諸實施。
2000年10月11日,中納關於建立航天測控站的協定在北京簽署,雙方隨即開始有關建站租地問題的談判。但中方選定的地皮屬斯瓦科普蒙德市所有,而租地協議只能與納米比亞中央政府簽署。據時任中國駐納大使陳來元回憶,最後,經納總統努喬馬同意,納政府破例批准中方可先行動工建站,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交換地皮的事宜延後解決。
2001年7月,納米比亞站落成後,立即發揮了作用。「神舟三號」、「神舟四號」飛船及五號載人飛船任務的成功,都與該站準確測控並及時發送指令密切相關。作為回報,中方除了每年向納米比亞政府繳納租金,還負責給納建設航天科技展館、政府大樓以及培訓航天技術人員。2008年以來,已有11位納米比亞航天人士前往中國學習空間科學技術。
另一個非洲測控站——肯尼亞馬林迪站同樣與「神舟五號」有關。從1999年的「神舟一號」到2002年的「神舟四號」,實踐表明,在納米比亞和巴基斯坦之間,飛船跟蹤數據仍有近10分鐘的空白。由於「神舟五號」是載人的,為確保搜索隊能在最短時間內找到著陸的飛船,有必要在赤道附近西經40度區域內再建一個「瞭望塔」,填補數據真空。
馬林迪是印度洋西岸一個只有6萬人口的小城,無華人常住。其地理位置和氣象條件適合進行航天器測控。此外,中國與肯尼亞的外交關係建立於1963年,其中經過一次小的波折,此後一直非常穩定,所以,在肯尼亞設立測控站,不會遭遇類似基裡巴斯的意外。
實際上,馬林迪站最早是由意大利空間局(ASI)向肯尼亞政府租用土地建設,距馬林迪市區約32公里。2003年初,中國專家組造訪了意大利羅馬大學布羅格裡奧空間中心建在馬林迪的聖馬可營地,與羅馬大學和意大利空間局進行合作談判,隨後決定租用營地的部分設施,並從國內調配專家和設備,迅速完成了馬林迪測控站。
馬林迪站是「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工程中惟一部分租用的測控站,也是成立時間較晚、人數最少的一個。根據新華網2005年刊登的報道,中方工作人員最多的時候只有8名,加上負責意方設備的數名意大利專家,全部人員不到20人。該站距肯尼亞首都內羅畢600多公里,測控組成員除了偶爾進城購買物資,幾乎從未離開過營地。
至於南美的聖地亞哥站,根據中國駐智利大使館披露的情況,中國衛星測控部門於1994年與智利大學空間研究中心開展合作,後於2008年建立了聖地亞哥測控站,從「神舟七號」飛行任務起正式投入使用。另據中新網報道,在國內,喀什和佳木斯兩大測控站也均於2012年完成了改擴建工程,為「嫦娥三號」和日後的「嫦娥四號」任務提供測控支持。
在澳設點美國未加阻攔
中國是在兩年前獲得在澳大利亞西部城市當加拉設立太空測控站的權利的,它是中國在海外建立的第五個航天測控站,更是第一次在美國的盟國建立此類設施。儘管這個航天測控站的運營方——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和澳大利亞政府都表示,該站對美國沒有威脅,部分西方觀察家仍猜測,中國可通過該測控站更精確地定位外國航天器,以便進行監控。中方則強調,在「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中,系統需要同時完成對兩個航天器的測控通信管理,針對這一要求,中方才新建了澳大利亞當加拉測控站。
香港《南華早報》當時分析稱,澳大利亞批准中國建站的條件是只能民用,該站是由瑞典空間研究中心建立,後來被租給北京,關鍵設備都是從中國運來的。由於獨特地理位置,當加拉測控站對監測低傾角軌道的衛星特別在行,成為部分西方媒體關注此事的契機。
很長時間以來,美國對中國航天計劃感到擔憂,特別關注其對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ASBM)提供目標參數和制導的能力。不過,美國在澳大利亞中西部同樣設有多個軍用衛星的測控站。中國能在澳大利亞建設地面測控站,似乎表明美國對中國航天的態度有所改變。特別是在航天飛機已全部退役的當下,華盛頓不能徹底排除把中國作為合作夥伴的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