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兩會報道組 羅洪嘯)全國「兩會」召開在即,環保問題熱度不減。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2日召開發佈會建言國家盡快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工作,建議國家從排污收費、專項污染治理資金、國有資產拍賣資金中拿出一部分設立清潔水和清潔空氣基金,每個基金為500億元規模。基金優先貸款給實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業或環保企業,以推動工業污染治理。
當前,中國工業污染占總污染的70%以上,是環境污染的主要根源。2010年中華環保聯合會對全國18個重點流域工業園區的調查結果顯示,100%有水污染問題,78%涉及大氣污染。為解決此類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生態環境保護的市場化機制,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但進展緩慢。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表示,究其原因是由於目前我國工業污染治理依然沿用『誰污染、誰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解決治理問題。在國際上,工業減排普遍採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業以合同形式通過付費將產生的污染交由專業化環保公司治理。
文一波指出,採用這一模式,一方面排污企業由於採用專業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達標排放率;一方面政府執法部門由於監管對像集中可控而降低了執法成本;此外,還刺激了環保企業和產業的發展;可謂一舉三得。
為避免出現市場低價惡性競爭,導致治污企業投資不到位、技術不過關等問題,環境商會建議,針對不同類型的行業,依據現有經濟技術條件,按照行業污染治理的平均成本和運營企業的合理利潤水平,由政府制定工業污染治理的門檻價格。同時可引入第三方中介支付機構,實行負面清單制度為確保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