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國際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人民日報:紐約時報害人害己害世界


http://news.wenweipo.com   [2014-12-16]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賬號今日關注發表「紐約時報:那副有色眼鏡害了美國,害了世界」。全文如下:

鏡鑒的話

《紐約時報》是一份美國大報:1851年9月18日創刊,已有163年歷史;得過114個普利策獎,比任何一家美國新聞機構都多;頭版左上角天天用小黑框刊出該報座右銘「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所有新聞皆宜刊載)」,體現出一種追求。

世界上每天發生那麼多事情,並不是所有新聞都能在《紐約時報》上刊載。取捨之間,便看出傾向。看得多了,便看出這張報紙還戴著一副度數挺深的有色眼鏡,且常常自感高大上,其實是害了美國,害了世界。

溫憲:謀篇佈局中體現著報道者或編者的主觀意圖

12月11日,《紐約時報》刊載一則有關香港警方在非法「佔中」活動地區採取清障行動的報道。報道根本不提「佔中」活動的「非法」性質,反而將其冠以「民主」頭銜,這便有了黑白顛倒之嫌。不僅如此,報道中引用一個參加非法「佔中」行動者的話稱,「我們現在停止,但不意味著我們放棄。我們肯定還會回來的。」文章最後又引用另一個參與非法「佔中」行動、並稱準備「堅守」、「直面逮捕」的律師的話稱:「通常我會到牢房為我的客戶服務,這一次我將自己蹲進牢房。」這又有了煽風點火之嫌。

魚龍混雜之間,引用什麼人的話,怎麼引,放在什麼上下文位置,謀篇佈局中體現著報道者或編者的主觀意圖。在香港「佔中」行動發展過程中,《紐約時報》及其他一些西方媒體的言行令人真切看到,在那塊似是而非的「民主」招牌下,確有一些人惟恐中國天下不亂。

恰如雖然《紐約時報》那棟玻璃大樓不遠處便有流浪街頭乞丐,但不能因此得出「美國到處都是乞丐」的荒謬臆斷一樣,對於中國發展過程中問題、困難、矛盾的無限放大及種種猜忌便犯了「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疑人偷斧」的錯誤。

對中國報道的總體把握上,一再戴著有色眼鏡

在對中國報道的總體把握上,戴著那副有色眼鏡的《紐約時報》近年來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複著類似的錯誤。今年3月,馬航370航班失聯之後,中國積極參加營救行動。然而,《紐約時報》4月15日一則報道竟然題為「中國在搜尋客機行動中被認為傷害與幫助一樣多」。這一報道借題發揮,極力渲染「中國威脅」,稱「搜救也同樣讓中國突然間與地區競爭者來了一次親密接觸,這些競爭者對中國軍力的快速擴展感到不安,也對中國意欲在更廣的地區投射力量感到不安。」人命關天之時,這樣的離間,除了暴露其心理極為陰暗和卑鄙,又能說明什麼?!

今年1月底,《紐約時報》一名記者違反中國政府簽證規定,被中方要求離開中國。《紐約時報》就此一再混淆視聽,炒作該報因其對華報道而遭中方「懲罰」。10個月之後,在中美元首北京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該報記者再次借題發揮。11月13日,《紐約時報》在題為「從中國傳出的混亂信息」的社論中說,中國領導人警告外國新聞機構「他們的麻煩咎由自取;他們將會因令人不快或引起爭議的新聞報道受到懲罰,改變態度則可了卻麻煩」,進而宣稱該報無意於為了迎合任何政府的要求而改變自己的報道——無論其為中國、美國或其他國家政府。社論還說,《紐約時報》保證就影響世界的新聞事件和人物向其讀者提供最為全面、最為真實的討論。有著13億人口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是地區和國際重要力量,理應得到認真報道。《紐約時報》將繼續給予這個國家及其公民誠實報道與關注。

歷史上不乏公然編造假新聞、奉行雙重標準的例證

此番言論聽起來振振有詞,卻經不起歷史的檢驗。在《紐約時報》的歷史上,不乏公然編造假新聞造成惡劣後果和奉行雙重標準有失公允的例證。上世紀90年代科索沃戰爭期間,前《紐約時報》記者丹尼爾·辛普森便被強迫在相關報道中務必持反塞爾維亞族的立場。此後,他又被要求報道塞爾維亞人與伊拉克政府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交易,事實證明這完全是子虛烏有。辛普森本人因此後來憤然離開《紐約時報》,並著書說明真相。2003年5月11日,《紐約時報》承認該報記者布萊爾曾在四年多的記者生涯中編造眾多假新聞。布萊爾在《紐約時報》發表的73篇報道中,至少有36篇存在造假、抄襲等問題。此事成為《紐約時報》歷史上一大醜聞。雖然《紐約時報》編輯部就此認錯並進行人事調整,但如此離奇的事情能夠發生仍舊耐人尋味。

《紐約時報》更為惡劣的醜聞是曾經為了迎合小布什政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需要而極力編造薩達姆政府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謊言。在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前,《紐約時報》一位名叫朱迪思·米勒的所謂「名記」在該報頭版見報《一位伊拉克科學家斷言非法武器保存到戰爭前夜》等一系列報道,聲稱自己擁有獨家信息,大肆渲染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她曾在一篇頭條報道稱美國截獲了運往伊拉克的金屬管,還援引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和「美國情報專家」的話,稱伊拉克用這些金屬管來「增強其核原料儲備」,並稱「伊拉克近幾個月正在全球範圍內採購核原料來製造原子彈」。《紐約時報》的大忽悠頗得小布什政府高官的首肯,並形成相互推波助瀾之勢。賴斯、鮑威爾和拉姆斯菲爾德等人向全世界推銷美國準備發動戰爭理由時常常帶上一句,你看,朱迪思·米勒都說了,伊拉克正在全球範圍內採購核原料來製造原子彈……

《紐約時報》事後也曾因編造薩達姆政府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謊言做過檢討。問題是,《紐約時報》的所作所為為美國、為世界帶來了多大傷害!在當今世界上,大中東地區乃至整個世界諸多熱點問題起源於那場基於謊言的伊拉克戰爭。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國家公墓第60區內又新安放了多少美軍亡靈?又有多少伊拉克人因此遭難?!伊拉克戰爭打開了大中東地區的「潘多拉魔盒」,美國至今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整個世界沒有一塊能夠逃脫恐怖主義的淨土。面對所有這些,《紐約時報》當年的忽悠逃不脫干係!

偏見與成見根植於仍在泛著腐臭的冷戰思維

在有關中國問題的報道上,《紐約時報》又怎能談得上「最為全面、最為真實」?!又怎能談得上「誠實報道與關注」?!縱觀《紐約時報》關於中國的報道,人們無法真正全面、真實地看到中國所取得的歷史性進步;人們無從理解中國的和平發展為包括美國在內的整個世界帶來了怎樣的「改革紅利」;對於絕大多數從未踏出國門的美國民眾而言,人們難以從那些充滿偏見、成見的文字中生出對13億中國人民的好感。在當今世界上,中美兩國建設積極合作的良好關係何等重要!《紐約時報》那些充滿偏見和成見的報道於此全然不具建設性作用,何談「誠實報道與關注」?!

偏見與成見根植於仍在泛著腐臭的冷戰思維。在《紐約時報》的思維定勢中,「中國共產黨」早已是一個被妖魔化的詞彙。中國的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了,時代進入21世紀也有十多年了,《紐約時報》仍然頑固地無視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發展與進步,條件反射般地將中國發展過程中所出現的新問題統統歸結為「專制」、「不民主」、「不自由」等,並據此大做文章。每當「藏獨」、「疆獨」乃至「佔中」等問題突顯時,更成為《紐約時報》冷戰思維驟然發飆的「嘉年華」。作為有影響力的美國媒體,在《紐約時報》這種冷戰思維支配下出爐的連續不斷關於中國的負面報道又進一步加深了美國公眾對中國的成見與偏見,進而毒化了中美關係健康發展的民意基礎。

無知與傲慢造成對華報道的冷戰思維定勢

對華報道中冷戰思維定勢之所以難以消彌,無知是一重要原因,傲慢則為必然表現。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也是一個有著13億人口的最大發展中國家。觀察和報道中國問題,應有必要的歷史感和國情觀。不如此,便看不到或看不清中國的進步,談起問題來便會失察。可悲的是,這種缺乏歷史感的失察不僅存在於《紐約時報》,在某些所謂中國問題專家身上也暴露無遺。不久前,在華盛頓某智庫關於中美元首再度會晤的研討會上,一位知名學者稱,美國在與中國打道時,一定要認識到,美國是在與一個危機四伏的弱國打交道,中國共產黨有著不可改變的「DNA」云云。其無知與傲慢若此,令人咋舌。

思維成了定勢,改起來也難。但若不虛下心來,在一個更高的歷史角度理性看待中國到底發生了什麼,慢說要對中國進行「最為全面、最為真實」的「誠實報道」,發回來的恐怕還是一堆繼續誤導美國公眾的「混亂信息」。

都到了21世紀了,那一副戴了多年的有色眼鏡,害人害己害世界,是不是該摘下來了?

      責任編輯:書亞
人民日報:「佔中」過後香港需斬除心魔      [2014-12-16]
人民日報:為香港的未來「清場」      [2014-12-13]
周永康被人民日報定性為「叛徒」      [2014-12-12]
人民日報:習近平這一年累並快樂著      [2014-12-11]
人民日報海外版:美國別在南海問題上任性      [2014-12-11]
人民日報:周永康所作所為與叛徒無異      [2014-12-10]
人民日報:「權力任性」玩不起      [2014-12-10]
人民日報:13億人為何選不出11人      [2014-12-08]
人民日報:臨近清場 內訌讓佔者騎虎難下      [2014-12-08]
人民日報:割除腐敗毒瘤 深得黨心民心      [2014-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