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首頁 > 即時新聞 > 即時中國 > 正文
【打印】   【評論】   【推薦】  【關閉】  

陝西省委原書記白紀年逝世


http://news.wenweipo.com   [2015-01-17]    我要評論

【文匯網訊】白紀年走了。2015年1月15日13時40分,白紀年在西安逝世,享年89歲。

據華商報報道,他一生的經歷都與陝西有關:13歲投奔延安,16歲入黨,在共青團和中共的陝西省委兩大組織內,都做到了最大的官—省委書記。

他是推動陝西農村改革的帶頭人之一,更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個用民主推選辦法產生的省委書記」。

他是抗癌鬥士,34歲起患上多種癌症,54年來,承受了6次大手術。

他喜歡別人叫他「老白」,而不是白書記。這是共青團的風格,平等、熱烈、有朝氣、有作為。他將這一風格持之此生。

「老白,是個傳奇人物,有他的特殊人生。」

「老白最大的特點是敢於直言,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有稜有角。」

老白是誰?

提到他的名字,老同事、老朋友都有些激動。老白是白紀年,生於1926年。按說,他當過很大的官,該稱呼官銜叫他「白書記」。可老友們都說,「老白從來不喜歡人叫他什麼『書記』,八九十歲時都成『白老』了,大家還是喊他老白。」

這只是一個人為人處世很小的特點,卻顯露白紀年終其一生的個性:性情熱烈,沒架子,只琢磨事、不琢磨人。

「一個副省長,如此發言,烏紗帽還能戴穩嗎」

白紀年就任陝西省副省長,是在1979年12月。其時,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位農民,秘密簽下承包土地的「生死狀」,已整整一年時間了。

而當時陝西一些地方,面對群眾期望的「包產到戶」,用一名作家的話來形容—「拿得還比較穩」,「左」的做法仍在持續。比如本是社員自己購置的架子車,卻收歸集體,自留地也被取消。

2014年8月。西安北郊一住宅小區。82歲的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原局長高英傑老人回憶,當年有首歌謠,形容陝西「醒來早,走得慢,出門還要左右看」。

在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2013年11月編寫的《親歷者說 陝西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書中,白紀年回憶,「對來勢迅猛的農村改革,還有一些人,思想一下轉不過彎來,思想疙瘩一時解不開。就是在省上領導層中,也有一些領導同志,思想上跟不上變革的形勢,表現得比較消極、被動。」

在就任主管農業的副省長之前,白紀年是陝西省委農工部部長。他復出任職的第一個報告,就是《關於當前亟待解決的農村經濟政策問題的報告》,提出自留地由社員自主經營,社隊不干涉;鼓勵社員發展家庭副業;社員購買的架子車等生產工具歸社員所有;放開國家指導下的農村糧食市場。

延安時期的老新聞工作者張國寧當年旁聽了省委召開的地市負責人座談推行農業生產責任制會。那是1980年10月的一天,白紀年頻頻發問:「億萬農民為啥擁護包產到戶?真理為什麼在多數群眾一邊,而不在阻擋這一大潮的少數領導人一邊?」他尖銳地提出,有的領導層思想解放不夠,認識不統一,應該支持的沒有支持,否定得又太早太急。

2008年12月19日的《各界導報》刊發了張國寧的這篇回憶。張國寧寫道,我當記者多年,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見到一位被領導者在關鍵抉擇問題上,向他的頂頭上級當面鑼、對面鼓那樣十分尖銳又充分說理的批評。有個市委書記在走出會場時做出了吐舌頭的驚訝神情,還悄聲說,一個副省長,如此發言,烏紗帽還能戴穩嗎?

白紀年在《親歷者說》一書中回憶,新華社記者把他的發言整理成內參。但事後,省委提出嚴厲批評,說他「不聽招呼,不和省委在政治上保持一致」。

白紀年一生在農口工作了25年,開發渭北旱原、參與創建楊凌農科城,他都傾注了心血。2014年5月下旬,西安雁塔路陝西省委東院7號樓,白紀年家。華商報記者向白老提及他在農村改革時的作為,老人微微一笑,就將過往的歲月輕輕放下。

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個民主推選的省委書記」

在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陝西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2008年8月編寫的中共陝西曆史人物叢書《白紀年》中,有一篇六百餘字的《白紀年傳略》,最後一句是「他是陝西農村改革的帶頭人之一,是我國幹部制度改革中第一位直接由縣以上幹部民主推選產生的省委書記。」

2014年5月。華商報記者採訪白老,希望他能講講這件事。老人笑笑,說,「以後再說吧。」

在《白紀年》第六章中,詳述了他當選省委書記、主持省委工作的過程。

1984年5月,中共陝西省委第一書記馬文瑞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在他回京就職之前,由誰來接替主持陝西省委的工作,上下議論紛紛。

由於各方意見不一,中共中央決定由陝西省委以民主推選的辦法產生省委主要負責人。

參加推選的有省、市、縣及省級廳局領導和大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幹部共300餘人。中央整黨指導委員會駐陝聯絡員小組喬明甫等五人參加了會議。

陝西省原常務副省長徐山林老人在《白紀年》一書的序言中,記述了這次推選。「會上不劃任何框框,完全由參加會的人按自己意願提名,無記名投票,當場公佈每個人的得票多少。會議開了十幾天,經過四輪篩選,紀年同志得票130多張,一直是最多的一位。」

陝西省委將結果及意見電報中央。中共中央電復陝西省委,不再設第一書記,白紀年任省委書記。

曾任陝西省委秘書長的何金銘當年參加了這次民主推選全過程。2014年11月,西安曲江一住宅小區。83歲的何老回憶了當時的情景。

據《白紀年》一書,1984年11月,《人民日報》頭版報道了陝西民主推選出省委主要負責人的消息,盛讚「陝西省委採取民主推選的辦法薦舉省委書記,是幹部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嘗試,值得重視和推廣。」國內數十家報紙刊物轉載,美聯社等國外媒體競相報道,稱:這是中國共產黨執政以來,「第一個用民主推選辦法產生的省委書記」。

時年58歲的白紀年成了中外馳名的新聞人物。

「什麼書記書記的,叫我老白也可以嘛!」

白紀年是綏德人。白家早年殷實,祖父經商,供兩個兒子都念了大學—白紀年的伯父曾留學法國,父親念的是北京大學。

上小學時,白紀年常聽人們說「鬧紅」的事。12歲,白紀年考入綏德師範學校。該校很多教師都是共產黨員,向學生公開宣傳革命進步思想。1939年春節,白紀年向家人提出去延安。母親勉強答應。正月初七,白紀年過了13週歲生日,第二天就踏上了去延安的路。

他參加了大生產運動,當過小學教師、機關文書。1942年4月,剛滿16歲的白紀年入了黨。後來,他又做過縣政府秘書、民政科長。

1948年春,白紀年被任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三邊分區籌委會主任,從此踏上青年工作崗位。1949年6月,青年團西北工委在西安成立,白紀年任組織科長。1953年,27歲的白紀年主持團陝西省委工作,是當時省級機關最年輕的廳級領導。

白紀年在團陝西省委工作時,青年工作生動活潑,在全國都赫赫有名。他主張「不當青年官,要做青年友」,力倡不稱官職,只稱同志,直呼其名。

「我1950年5月認識老白,到現在都這樣喊他,他當省委書記,大家照樣喊他老白。」2014年11月,83歲的何金銘老人回憶當年與「老白」共事的日子。

何金銘當時由中央團校學習回到陝西,代表組織與他談話的是白紀年。「我那時19歲,老白24歲。老白說,看了你的檔案,知道你喜歡文學,到西北新青年報社當記者吧。」

何金銘由此在工作中常常接觸白紀年。有一次,在團幹部會上,白紀年說,最近到幾個廠子去調研,跑了一圈,心裡卻很難受。「到這個廠子,人一見叫白書記,到那個廠子,也是叫白書記。為什麼就不能叫白紀年同志哩!叫個老白也可以嘛!什麼書記書記的……把我叫個書記,青年還敢和你接近嗎?做青年團的領導幹部,最重要的是帶出好作風。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和青年打成一片,這樣才能做好群眾工作。」

一番話講得大家心悅誠服。幾十年後,白紀年當了副省長、黨的省委書記,老團幹部們見了他,還喊他老白。

沒有架子、沒有城府、沒有害人之心

早在青年團工作時期,白紀年和胡耀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胡耀邦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任陝西省委第一書記時,白紀年在省委農村社教辦工作。

白紀年就任省委書記時,胡耀邦是中共中央總書記。1984年9月,胡耀邦在京約談白紀年,提出要把陝西工作搞上去,最大的問題是保守、安於現狀。白紀年提出清「左」破舊,特別是肅清封建主義遺毒。

2014年5月。華商報記者向白紀年老人提及這段往事,說他當過省委書記,「是很大的官」,白老卻笑笑,說,「中國人為當官這種思想,多少代、多少年,影響太大了,一直到現在還是這樣。不管大小事,都要有個官銜,人都愛當官。」說完話鋒一轉,說,「這其實是封建遺毒,是個很壞的東西。」

白紀年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群眾工作和農村工作,他把群眾觀點當作一個領導幹部的「根」。「老白這個人,我總結他有『三個沒有』。」2014年11月,何金銘老人描述他心目中的白紀年:「沒有架子、沒有城府、沒有害人之心。」

在何金銘的記憶裡,白紀年和同事、上下級,始終是「打打罵罵說說笑笑」,「到了中午飯點,不論誰說,老白,走,吃油潑面走。大家就一起去吃南院門的箸頭面,他開錢。」

後來白紀年當了副省長、省委書記,「接觸到的工作人員,養花的、理發的、廚師、水工,都是他的座上客。」

2014年8月,西安北郊一住宅小區。82歲的陝西省新聞出版局原局長高英傑老人回憶,有個老同志坐過國民黨的牢,得了胃病。有次吃飯,白紀年叮嚀炊事員,把饃在爐子上烤一烤,小心吃冷饃犯了老病。

70歲的富平人劉應回至今也在念叨白紀年的好。劉應回本是農民,初中文化。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家鄉務農時,他總喜歡鼓搗些農業機械,有幾項還通過了省級科研鑒定,可他是「三無人員」:無學歷,無職稱,無正式指標。雖然在當地農機研究所幹了很多年,但一直是個副業工(即臨時工)。

1984年12月,陝西省首屆職工讀書自學成才表彰大會,劉應回得了個二等獎。省工會主席在大會上宣讀了省委書記白紀年的批示,「這個同志自學成才,難能可貴。但據工會反映,副業工轉正問題,因縣上沒有指標,解決不了。請辦公廳同工會與勞動人事廳、農牧廳研究,可否作為一個特殊情況予以幫助解決……」

短短三天,調進了西安含光門外的陝西省農業機械管理局。村裡人都說,哎呀,老劉,你厲害,這次縣上放不下你了,要進大堡子(指西安)了。

抗癌鬥士 「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

2014年5月27日下午,華商報記者拜訪了白紀年老人。白老午休起來不久,正坐在客廳的沙發裡,一邊看電視新聞,一邊吃麻花,一手還端著一碗沖飲喝。看上去,他不是以前照片裡胖胖的樣子,有些瘦了,不過精神很好,說話總是帶著笑,是個溫和的老人。

客廳不大,水泥地,裝修陳舊,壁上多處牆皮脫落。正面牆上掛著兩個大字「松濤」。白老說,這是有一年(1985年)舒同從北京來陝西給他寫的。

白紀年面前的茶几玻璃板下放著一些與家人的合影。一張信紙上,老人寫了幾個字:「贈愛孫欣欣 好好學習自強不息」。窗台上擺有幾個老虎造型的雕像,白老說,他是屬虎的。檯子上還有一塊獎牌,是陝西省抗癌協會頒發給白紀年的「抗癌貢獻獎」。

白紀年從34歲起至今,做過六次大手術。1961年,他第一次做腸癌手術。醫生預計,只能維持兩三年生命。1964年他去醫院複查,同一個病區的病友大都不在了。1972年,白紀年再去複查,醫生都很驚訝,說他的康復是個奇跡。

此後的1976年、1977年、1985年、1994年,白紀年先後做了腸癌、腸粘連剝離、乙狀結腸息肉癌變、膽囊結石多個手術。2004年,年近八旬的白紀年又因胃癌,做了大面積胃切除手術。記者問白老怎麼支撐過來的,白老笑笑,說,「我個人對這些東西不害怕,也不敢說『生死置之度外』,總之是不害怕。」

何金銘、高英傑老人都說,白紀年口敞心直,有啥說啥,不迎合「形勢」,不跟風跑。曾負責主編《白紀年》一書的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吳崇信也說,白紀年是個特立獨行的人,敢於直言不唯上。為此,他也得罪了一些人,招致了一些非議,甚至被人誣告。

上世紀六十年代,白紀年對極左路線以及胡耀邦被整不滿,結果被視為「危險人物」、「壞幹部」。文革中,他又被打成彭德懷、高崗、習仲勳和胡耀邦等「黑線」骨幹人物,遭到批鬥「集訓」審查長達七年。

「專案組」給白紀年做了審查結論,說他「犯有嚴重錯誤」,要他簽字。白紀年認為這是誣陷和迫害,拒不簽字。

「他也不說過頭話,不拔高自己。」高英傑回憶,2008年,《白紀年》書稿已送印刷廠排版,白紀年又要回來改動了幾處。高英傑問編輯都改了些什麼,原來都是他認為評價過高的提法「降」了下來。比如「起了主要作用」,改為「起了一定作用」。

《白紀年》書中記載,1987年8月,白紀年被免去省委書記職務。次年,他被選為全國政協常委。1993年5月,時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約他談話,對白紀年在任陝西省委書記期間的工作給予充分肯定,指出當年對他工作崗位的調整「是特殊歷史條件下的產物」。

白紀年說,「我這一生雖然也犯過這樣那樣的錯誤,尤其是口無遮攔,說話過於隨便,可能傷害過一些同志。但我胸無城府,心底坦蕩,從來沒有有意整人的思想和行為。對黨是忠誠的,對人民的事業是盡職盡責的。」白紀年晚年欣賞一副對聯—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善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前來弔唁他的人排起了長隊

寒風吹拂著人們沉重的臉龐,花圈上白色的輓聯隨風擺動,彷彿在訴說無盡的哀思。白紀年的靈堂設在陝西省委東院7號樓他的家中,昨日,陝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白紀年的親友以及來自社會各界的幹部群眾紛紛前往弔唁,一度排起長隊。

沿著兩排花圈走進庭院,白色的輓聯映入眼前,上書,「襟懷坦蕩光明磊落一身正氣反腐倡廉」,「思想解放求真務實躊躇滿志創新局面」。登記台前張貼著敬告親友來賓的告示:「根據父親生前遺願,去世後喪事從簡,不收禮金,敬請諒解。」靈堂設在白紀年家狹窄的客廳裡,黑色幕布下,素雅的鮮花簇擁著遺像,遺像中白紀年慈目微笑、音容宛在。

據瞭解,白紀年病重期間,省委書記趙正永、省長婁勤儉多次前往醫院看望。得知白紀年去世後,習仲勳夫人齊心、胡耀邦夫人李昭等送來花圈表示悼念。

趙正永、婁勤儉、馬中平、孫清雲、江澤林、郭永平、魏民洲、姚引良、景俊海、安東、毛萬春、劉小燕、陳強、高龍福等省級領導前往弔唁並送來花圈。

      責任編輯:Anais
中國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逝世      [2015-01-04]
長江沉船事故22人遇難 因操作不當      [2015-01-17]
央視財經頻道製片羅芳華被帶走      [2015-01-17]
姚父曾電話致謝深晚 回應稱報道事實      [2015-01-17]
院士李寧涉貪2000萬 成首位被停資格工程院院士      [2015-01-17]
內蒙古自治區秘書長符太增任區政府副主席      [2015-01-17]
青海一轎車與油罐車相撞 致7人亡      [2015-01-17]
阿里低調上線「釘釘」 主打企業溝通      [2015-01-17]
姚貝娜病逝後捐角膜 1受助者重見光明      [2015-01-17]
退休領導人稿費收入有多少?      [20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