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香港環境局昨宣佈展開為期3個月的「電力市場未來發展公眾咨詢」,2018年將沿用現有《管制計劃協議》規管模式,但准許利潤回報可研究由目前9.99%,下調至6%至8%。而政府去年積極推銷的內地購電方案亦宣告放棄,將會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至50%,核電增至25%。
據中評社引述港媒報道,兩電《管制計劃協議》2018年屆滿,當局展開未來電力市場發展方向檢討。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新一份管制協議為期10年至2028年,可有足夠時間做好引入競爭,政府有權將未來合約以相同回報率再延多5年,即最多15年。換言之,如果2018年開展新一份管制協議仍未開放市場,有可能最長等至2033年才有望開放。
未來規管安排上,當局認為《管制計劃協議》行之有效,但會檢討准許回報率、電費審批過程和獎罰機制等。黃錦星指,政府委託顧問在2013年中期檢討時,認為準許回報率可由目前9.99%,下調至6%-8%,要再請顧問研究,與兩電商討。
市民最關心電費影響,環境局指出,90%人在去年燃料組合咨詢反映支持本地發電,當局亦認同供電要可靠,因此決定不由內地輸電,改為增加本地天然氣發電增至50%,略低過去年建議的60%。
環境局副秘書長劉明光指,兩電要各自增加1至2台天然氣機組,加上天然氣價格,電價有上調壓力。
另外,黃錦星指出,短期內不會有來自內地或本地具規模的新供電者,而外國經驗指出,開放市場初期對電費有下調空間,但只是短時間,加上本地覓地興建發電廠有困難,占本地20%發電量的電廠,要20多公頃土地。
因此,他認為開放市場要循序漸進,當局要檢視本港在2018年是否準備就緒開放市場,又指將來若無法達致能源政策目標,可能需要立法。他說,當局計劃在下個規管期內,才與兩電研究開放電網,並與南方電網商討聯網的技術和融資安排。
環境局副秘書長劉明光解釋,與南方電網聯網成本等同興建多個數十億元的機組,要過百億元投資,未必比本地發電划算。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文友批評,至今仍未有開放市場的具體行動方案,是蹉跎歲月。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助理經理古偉牧指,政府對現行規管框架在未來仍行之有效,是過分樂觀,認為必須為再生能源及節能訂立明確目標,加入新的發展機制。消委會主席黃玉山認為咨詢內容未能為電力市場發展提出具體和具前瞻性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