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法制晚報報道,今天上午,中紀委網站刊發文章,解讀「紀檢監察室」更名原因。全文如下:
全面從嚴治黨,嚴明紀律既是應有之義,也是治本之策。在當前「依然嚴峻複雜」的形勢下,黨的紀律審查工作要不斷與時俱進,通過深化「三轉」,把紀律和規矩挺到最前沿,突出執紀特點,體現紀律審查的政治性。
紀律審查不是簡單的辦案,不能搞單打一。紀檢監察室深化轉職能,就是要守住依「紀」進行監督執紀問責這個定位。
黨章明確規定,紀委的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過去人們把紀委內部的紀檢監察室稱作「案件室」,評價幹部也動不動就說「辦案能力強」,好像紀委只負責辦案。
如果只是辦案,紀委職責範圍就變窄了,也不準確了。十八大以後,中央紀委把「辦案」改叫「紀律審查」,把「案件室」改稱「紀檢監察室」,把「案件線索」規範為「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這些都不僅僅是稱謂的改變,更是內涵的深化,體現了職能的重大轉變,是對黨章規定的回歸。
維護黨的紀律是紀檢機關的職責,紀律審查首先要審查違紀行為尤其是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的行為。黨內審查是紀律審查,不是司法檢控,一個是依「紀」、一個是依「法」,二者不能混淆。有的領導把法律當成紀律審查的尺子,只重視查辦能移送司法機關的案件。紀律審查報告、審理報告也還是傳統的「三段論」,混同於司法機關的起訴書,主要體現違法問題,把違紀問題當成註腳。黨員違法必先違紀。貪污腐敗等問題毫無疑問是紀律審查的重點,但違反紀律恰恰是這些問題的開頭,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紀委不光要辦大案、打「老虎」,更要用黨章黨規黨紀去衡量黨員幹部行為,用紀律的語言去描述違紀行為,線索處置、立案調查、審理報告都要體現出「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要求。要對照「七個有之」、「五個比如」,把違反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的問題查清楚,不能一看不涉法就放過。搞假年齡、假學歷、假婚姻,篡改檔案,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這都不是小錯誤,而是欺瞞組織,是對黨不忠誠;買官賣官不是簡單的行賄受賄,而是嚴重違反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的行為;搞攻守同盟、轉匿贓款贓物,就是對抗組織調查。把紀律嚴起來,做到經常化、長效化,動輒則咎,就是要告誡全黨,必須守住紀律這條底線,這樣才能實現黨的自我監督、自我淨化、自我革新,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
要轉變政績觀,抓早抓小。反腐敗是把雙刃劍,打的是違紀違法黨員幹部,疼的是組織,損害的是黨的形象。對每個違紀違法幹部的懲處,給他本人帶來的損害遠沒有對黨組織的損害大。過去有種傾向,紀委以辦大案要案論英雄,甚至有的人手裡攢著反映領導幹部問題線索不少,但對「小問題」視而不見,總是先等等、再看看,「養大了」再辦,一處理就「算總賬」。這是對黨的事業不負責,對幹部不負責!平常不紅臉,等出事了就不是紅臉的問題,再去提醒也已經晚了。
「老虎」怎麼長大的?實踐證明,就是一路腐敗、一路帶病提拔過來的。懲是為了治。如果在出現苗頭的時候提醒提醒、警示警示,就可以避免問題小變中、中變大、單變雙,最後演變成違法犯罪問題。紀檢機關要認真反思,回歸黨章規定的本職,逐步完善機制制度,發現線索要及時追蹤,有了反映就及時提醒,對一些蛛絲馬跡也不能忽略,決不能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嚴明紀律不能時緊時松,要體現在日常管理監督中,每日每時都要做,有病就要及時治,這才是對幹部的真正愛護,對黨紀的切實維護。
對一個執政黨來說,把紀律這條線看住了,就不至於出現大的問題。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構,是管黨治黨的重要力量,必須改變慣性思維、找準職責定位,依紀監督、從嚴執紀,維護紀律的嚴肅性。
官員檔案造假「重災區」
「三齡」:年齡、工齡和黨齡。 湖南省一位基層幹部表示,檔案造假在當地並不鮮見,只要將公安戶籍和人事檔案部門疏通好,塗改年齡等信息並非難事。有的幹部甚至能將檔案塗改「年輕10歲」。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執行研究員劉山鷹說,形形色色的檔案造假中,修改年齡、工齡和黨齡最為常見。幹部選拔任用、領導退居二線都有具體年齡限制,很多幹部為爭取提拔、延長任期,往往不擇手段將改小年齡,以至於出現部分幹部的履歷推算結果顯示,讀初中時就已參加工作計算工齡等怪象。
「兩歷」:履歷和學歷。 一些基層幹部介紹,幹部檔案在履歷和學歷上造假,主要出現在跨地區調動前後。很多幹部在參與跨區域幹部公開選拔和任用時,為達到選拔要求的在基層或某個職級工作年限、最低學歷等要求,往往突擊在檔案材料中,虛構增加工作經歷或者提供假文憑。跨區調動中,由於是異地考察,檔案審核時間和力度有限,到新單位上班後也無人知曉個人真實履歷,因此很容易使「整容」後的檔案「瞞天過海」。
「身份」:騙取幹部身份。專家指出,一些領導幹部為幫助其子女、親屬進入公務員隊伍,捧上鐵飯碗,往往採取「曲線救國」的三級跳:先冒充已破產或倒閉國企員工,找關係安排以國企員工身份調入事業單位,再等待時機通過借調、交流等方式進入政府機關解決公務員編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