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文森)特區財政司司長曾俊華14日在網誌撰文表示,雖然自己對表決結果「早已心中有數」,但此刻心裡仍有點忐忑。他認為,無論政改表決結果如何,香港政治的環境也會進入「大時代」,希望大家在激情過後,細心想想往後的路如何走下去。若大家仍然抱着今天「你不就我」,明天「我又不撐你」的心態,結果就只會「累鬥累」,永遠不會有由絕大多數市民達成的共識,在民主路上永遠不能邁步向前,經濟民生方面也不一定能夠有所寸進。
曾俊華14日以《從比賽中學習》為題在網誌撰文指,自己從去年5月起,在不下10篇網誌都有談及政改這個課題,因為他深信500萬人普選特區行政長官,肯定較1,200人組成的選委會,更符合任何民主標準,是香港民主進程的一大步。
多數人共識是對下一代作承擔
他說,儘管現在再説甚麼可能也是徒然,但他仍相信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面對市民間的分歧都不能單靠「鬥人多」,更不能「鬥大力」,必須衡量彼此的得失,有時需要放下自己心中的首選,以換取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共識。這往往是艱難的抉擇,需要很大的勇氣,但卻是對自己和下一代必要的承擔。
合作得雙贏 背叛兩俱傷
曾俊華以密歇根州大學政治科學與公共政策教授Robert Axelrod的發現作進一步解釋指,在重複「囚徒困境」中,Tit For Tat(TFT)及其他表現較佳的策略,都不會視擊倒對手為目標,反而都是以「合作」為主,希望透過雙贏得分,因為被背叛的對手總會反撃,最終兩敗俱傷。
他續說,表現較佳的策略,也不會視釋出善意為示弱的表現,不怕自己率先「合作」會吃虧,當對手回復「合作」,也不會繼續「背叛」,佔對手便宜。所以,TFT在第一輪會先「合作」,當對手回到「合作」 時,TFT在下一輪也會以「合作」回應,鼓勵對手繼續「合作」。
曾俊華說,在政改方案表決後也許有人會慶祝勝利,也許有人會灰心發愁。他希望大家激情過後,從Axelrod的發現中得到啟發,細心想想往後的路如何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