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近日有外國媒體報道,美國方面對英國政府、王室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予的「最紅的紅地毯禮儀」表示不滿。但事實上,美國媒體近日關於此次習近平訪英行程及中英關係發展的報道、評論中,這類話題、語氣雖有,但並不是「主基調」。
幾乎所有美國主流傳媒都用一定篇幅報道了習近平此訪行程,並提到「黃金十年」、「西方最佳中國夥伴」等英國政府近期給予中英關係的新定義,以及超過此前所有預期的400億英鎊雙邊合作意向等。當然,部分美國媒體也刻意鋪陳了一些在他們看來「不那麼愉快」的東西,比如查爾斯王子缺席國宴、歡迎儀式和此後一系列行程中周邊出現的小「插曲」,當然還有欣克利角核電站大單所可能涉及的「安全問題」等等。但上述「小嘀咕」的篇幅普遍有限,甚至一筆帶過。
與之相比,德國等歐盟國家的媒體對此更為關注,且憂慮也更加深刻。如《法蘭克福匯報》10月20日的專題文章,就對中英合作表示了多方面的憂慮,包括「盟友的質疑」、「會影響與美國關係」(提到此前英國執意加入亞投行引發的風波)、「安全專家和價值觀捍衛者對中國投資英國核電站的安全警告」等。10月21日的《南德意志報》的文章則表示,中國和歐洲「在政治層面鮮有合作,地緣政治層面彼此無關痛癢」,因此「在歐洲和英國很難有人相信中國會和平崛起」。這篇文章還對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提出質疑,並指責中國在南海問題上擺出「典型大國姿態」,並呼籲歐洲國家「拿出並實施統一的對華政策」。
不難看出,儘管存在一些「不舒服」、「小頭疼」,但美國對中英關係的發展並沒有普遍表現出過多的顧慮和敏感,這是因為美國對英國、中國都有較深刻瞭解(其中一個是「老朋友」、「親表哥」,另一個則是近年來最關注的國家之一),知道這兩個國家在外交、經濟等領域都奉行實用主義哲學,且都是講究禮儀、語言和外交技巧的國度,對檯面上的言行無需過度解讀,而實質性的關係則「該怎樣就會怎樣」。
不僅如此,美國對自身實力和美英關係的牢固性也有足夠自信,並不像某些人所渲染的「擔心中英關係搶了中美關係的戲」,而對中國的國際地位、實力,也因多年的「對手戲」有了較深刻的瞭解。
與之相反,歐洲媒體的擔心表明,他們對中英關係的發展和中國「成為一個大國」是真有些心病的,而究其原因,恐怕正出在他們自己身上。
相比美國,歐洲各國提及「價值觀差異」的更多,這不僅和歐美政黨政治的反差有關(美國政黨主要是選舉機器,而歐洲政黨則保留強烈政治色差),也和歐洲人在這方面的傳統和執念息息相關(這從難民問題引發的爭議就可見一斑),因此他們中許多人會一邊和中國做生意、打交道,一邊轉著「非我族類」的念頭;不少「老歐洲」人至今對歐美以外的「新新世界」抱著居高臨下的傳統態度。
至於「歐洲對華政策統一」、「英國(歐洲)人向錢看」,實際都是老梗,前者早在討論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和對中國光伏產品「雙反」時就在布魯塞爾響徹雲霄,後者則幾乎可以在每次中國高級領導人訪歐、或歐洲高級領導人訪華時聽到,而這恰是許多歐洲人最大的心病——《南德意志報》文章坦言,「歐盟28國從來無法形成統一的對華立場、政策」(其實是歐盟的機制導致他們幾乎無法在任何問題上形成統一的立場、政策)。
頭疼也好,心病也罷,中國就在那裡,各國對華政策也必然需要本著現實主義的原則去實施和調整,即便要談些「不愉快話題」,也同樣要建立在實力和交情的基礎上:默克爾被公認是「最善於和中國領導人談人權的歐洲領導人」,中國方面也「最聽得進去」,而德國恰是中國在歐洲最大、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