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中國已躍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全球最大的貿易國和全球資本輸出大國。「開放」再次列入「十三五」發展理念,中國對外開放升級到2.0階段。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表示,「十三五」新常態下,對外開放不再是簡單的招商引資、擴大出口,而是要以全球視野和更加開放的胸懷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要實現內外需的協調,進出口的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要並重,引資、引技、引智,要並重、並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開放發展」是從全球角度的戰略佈局。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的影響比過去大大加深。2011年到2014年期間,中國經濟增長對同期世界經濟的貢獻達到四分之一。今年1月—9月,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估計在30%左右。同時,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在加深,國際金融危機實際是引起中國出口增速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經濟增速向下調整的重要原因。
張立群認為,「十三五」提出要發展更高水平的開放型經濟,實際上是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主動作為、積極作為。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推進雙向開放,完善對外開放戰略佈局;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制度,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陸海聯動、東西雙向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十三五」規劃建議強調,要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中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社科院金融所專家李建指出,這意味著,中國在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將中國的理念更多地加入到國際規則的制定當中。中國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需要增加話語權,參與全球治理。同時,作為負責任大國,還要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包括貿易制度安排、國際市場建設、貨幣使用等。而考慮到中美兩個大國面臨的博弈,中國通過建設利益共同體來達到權力制衡,雙邊自貿區建設、亞投行、一帶一路等政策,都是帶有利益共同體特色的國際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