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記者馬靜、凱雷 北京報道)鄭海麟對本報表示,中國有大量歷史文獻證明,南海自古以來屬於中國,是中國人最先發現、命名和開發使用的,而這些都是回應菲律賓政府的鐵證。
鄭海麟指,《漢書.地理志》是目前世界上有關南海及其諸邊國家的最早的歷史文獻,在《漢書.地理志》裡面記載中國人最早是從徐聞、合浦,就是現在的廣東、廣西沿海地區兩個港口,沿著海路到南海諸島從事捕撈海產的生產活動,同時與東南亞那些國家建立起外交關係。
鄭海麟說,《漢書.地理志》記述了有關從廣東、廣西經南海到東南亞各國的航行路線圖,從廣東出發到海南島然後到七洲洋,然後經南海到沿岸各國都有非常詳細的記載。「這些就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開始經營南海的證據。」這位專家強調。
「到兩晉及隋唐時代,有關南海及東南亞各國的海上通道的記載亦不少,航行路線也更加清楚了。比如東晉時期的《法顯傳》,記述了高僧法顯從斯里蘭卡沿著海路回中國的歷程,內中也記載了很多有關南海諸邊各國的情形,包括經過南海的島嶼並發現很多中國人在那裡從事生產活動。」
唐代以後的中國史書中有關南海的記載更多。「比如南宋周去非的《嶺外代答》,述及安南、占城、三佛齊、爪哇等南海諸邊國家的地理人文、風土物產等等。」鄭海麟說,這本書也倍受西方漢學家的推崇,法國漢學家費琅在1919年著《崑崙及南海古代航行考》,便曾多處引用《嶺外代答》,認為該書是研究南海問題的珍貴歷代文獻,從而也證明中國人才是打通南海航行路線和經營南海諸島的真正主人。
此外,元朝汪大淵的《島夷志略》,記載了從澎湖、台灣到南海等二百多個地區和島嶼,其中有關通往南海到東南亞所經航海路線都有詳細的記述。「這些文獻足以證明,南海諸島的確是中國人最早發現命名和開發的。而這些史料在其他國家歷史文獻中是非常缺乏的。」
鄭海麟特別提到,及至明朝鄭和七下西洋的大航海時代,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周邊國家的航海事業還處於非常落後狀態,鄭和率領龐大的艦隊航行到南海,對周邊國家形成一個非常大的反差。「鄭和下西洋以德服人,以王道開路,傳播中華文明,用文明的方式與周邊國家建立起外交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對南海諸島的開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到這些島嶼上取水和補充食物。南海很多島嶼島礁命名都與鄭和艦隊有關,比如說現在的中業島,太平島等,其中鄭和群礁的命名就是最好的說明,證明他們在那裡曾經駐足或經過。按今天的《國際法》 來說也就是在那裡宣示過主權,這就是中國對南海諸島擁有歷史性權利的法理來源。
責任編輯:楠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