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六小齡童:孫悟空的一生是一部草根勵志史

2016-07-25
六小齡童。劉蕊攝六小齡童。劉蕊攝
六小齡童和主持人暢聊《行者》。劉蕊攝六小齡童和主持人暢聊《行者》。劉蕊攝
六小齡童與讀者互動。劉蕊攝六小齡童與讀者互動。劉蕊攝
六小齡童講述演好孫悟空的訣竅。劉蕊攝六小齡童講述演好孫悟空的訣竅。劉蕊攝
六小齡童向觀眾講述如何讀好書。劉蕊攝六小齡童向觀眾講述如何讀好書。劉蕊攝

【文匯網訊】(記者 劉蕊 鄭州報道)日前,「美猴王」六小齡童攜新書《行者》空降鄭州,《行者》是集結了六小齡童57年來的所思所想。當年的美猴王,如今的表演藝術家,身份的變遷,歲月的濃縮造就了他的七十二變,也給予了他八十一難,一切都將在這本《行者》中由他娓娓道來。

六小齡童是眾多人心目中不可替代的孫悟空,他似乎已與孫悟空融為一體,外人很難將其分清,許多人甚至已經忘了他的本名。六小齡童的祖父、伯父、父親都是扮猴著稱,所以出生於猴戲世家的六小齡童,從小練就一身「猴戲」本領。

在活動現場,六小齡童直言演孫悟空最好的演員不一定是六小齡童,但一定是中國人。「猴戲是中國極具代表性的戲曲瑰寶,我個人認為,一個演員要演好孫悟空,必須要接受中國傳統戲曲以京劇為代表的猴戲,但是,我們每一個劇種孫悟空的臉譜、服飾、棍子都不一樣,猴戲也需要在傳統中推陳出新。」

眾所周知,吳承恩先生一生窮困潦倒,到78 歲才寫成《西遊記》,82 歲就去世了。《西遊記》這部偉大的作品沒有給他帶來生前的榮耀富貴,卻令他去世後名留青史。而章氏猴王家族,以塑造孫悟空形象為家族理想,近百年來演繹著美猴王的故事。

六小齡童說:「今年是猴年,機緣巧合,也是《西遊記》之父吳承恩先生誕辰510週年、我的二哥小六齡童去世50週年,以及央視電視劇版《西遊記》播出30週年。」 在這樣特殊的年份,他醞釀六年的自傳也發行了,希望與大家分享他的酸甜苦辣。

「每個人都是西天取經的行者,經歷人生的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取得真經。就如同孫悟空,他的一生從石猴、美猴王、齊天大聖、最後變成鬥戰聖佛,其實就是一介草根的勵志人生。每個人都要像孫悟空一樣學會七十二變,歷經八十一難,七十二變是立身之本,八十一難是做事方法,人都要有不可替代的技能,在自己的領域裡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精,人精我化。」

目前,六小齡童有三部跟《西遊》相關的電影作品籌備。三部電影一個是去年在北京國際電影周宣傳和美國合作的《敢問路在何方》,由六小齡童主演美猴王孫悟空,同時他也是這個戲的藝術顧問。《敢問路在何方》目前定的是三部,《三打白骨精》《大鬧天宮》《通天河》,都沒有達到完全滿意開機的程度。

讀好書 講好中國故事

六小齡童作為第一批講好中國故事的形象大使,建議讀者一定要讀適合自己的書,要學有所用。如今六小齡童在火車上會看各類報紙,在機場買本書就看,平均每天讀一小時書,最喜歡讀藝術屆和企業界的人物傳記,他認為,人生短短幾十年,如果把自己的一生規劃好做的精彩很重要,人生的導演在自己,制定自己的目標,讀適合自己書。

據悉,《行者》是六小齡童親自執筆的首部傳記,呈現一部完整的個人和家族傳奇——生命低谷時心路歷程、家族中平凡而偉大的女性、兄弟間的感人情誼、學藝歷程、文化傳承的思考,都在書中充沛著感人肺腑的力量。

責任編輯:賀頓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