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以筆為劍弘正氣 以心為文洞港情

2016-07-26
屠海鳴先生新書《香港「一國兩制」底線思維》封面屠海鳴先生新書《香港「一國兩制」底線思維》封面

【文匯網訊】7月26日文匯報刊登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姜在忠的文章《以筆為劍弘正氣 以心為文洞港情》,以下為全文:

正當香港社會處於變化之際,著名僑領、儒商屠海鳴先生推出新書《香港「一國兩制」底線思維》,深刻探究香港所面對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主席姜在忠細心閱讀該書後,以《以筆為劍弘正氣 以心為文洞港情》為題,為該書欣然作序。他認為,讀者們通過閱讀這本新書,對分析和把握香港問題大有裨益,也會對作者愛國愛港的情懷有更深的瞭解。

《香港「一國兩制」底線思維》,是著名僑領、儒商屠海鳴先生兩年來的第二本政論文集,彙集了過去一年多來,他在香港報章所發表的政論文章。但與其說這是一本「文章彙集」式的著作,毋寧說是一本深刻探究香港問題的學術性、理論性專著。捧在手中,讀來不僅沒有任何過時之感,恰恰相反,文中閃爍的思辯火花、縝密的理論邏輯、令人信服的前瞻與預判,處處給讀者以啟示與思考。這是一本「以筆為劍」弘揚正氣的力作,更是一本「以心為文」洞察港情的好書。

香港絕非一本易懂的「書」,對待香港問題,既要有對全局的準確把握、對問題的清醒認識,更要有客觀現實的綜合分析。屠海鳴先生以赤子之心、報國之志、愛港之情,多年來一直筆耕不輟,在香港多份主流報章撰文,是愛國愛港陣營中的一支「名筆」。可以說,正因為有了屠海鳴先生這些「名筆」,愛國愛港陣營才更團結,香港各界對局勢才有更準確的把握,特區政府的施政才更有成效,香港整體發展才更加順利。

細心閱讀這本書,有如下幾點體會:

宣揚中央對港方針不遺餘力

「一國兩制」是香港的生命線,《基本法》是香港的護身符,只有積極支持和準確貫徹中央對港的方針大政,才能更好地推動香港各項事業的發展。可惜的是,香港一些人對此仍未有足夠的認識,亦未能準確把握中央治港的真正意涵。正因如此,這本政論專著對此方面尤為著墨,及時解讀中央政府及國家領導人對港問題的新闡述,大力推動港人社會思考與香港發展有關的重要問題,準確、有力、深刻,亦發人深省。

例如,在《習近平「四不」原則再次亮明「一國兩制」底線》一文中,作者指出,習主席強調「全面準確,確保『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不走樣、不變形」,當中至少有三層含義:一,「一國兩制」的定義權在中央,不容任意解讀;二,實踐「一國兩制」遇到的具體問題只能依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來處理;三,任何挑戰「一國兩制」的做法都是徒勞無益的。習主席強調的「四不」原則,正是從國家和香港的長遠利益出發,為香港的發展指明出路。

又如,張德江委員長視察香港時提出「三心」論述,作者及時指出,委員長「勿忘初心」、「保持耐心」、「堅定信心」的「三心」,既以情動人又以理服人,既剖析問題又緩解市民焦慮,既釋除疑慮又展示香港光明前景。可以說,委員長講話不僅回應了香港市民對「一國兩制」、對未來何去何從的種種疑問,更解答了香港應如何把握自身優勢克服困難向前發展的問題,全面而深刻。(見《張德江「三心」論述贏得全港民心》)。這些重要文章,是對中央治港方針的有力宣揚,亦是符合香港市民理解方式的全面解讀。

駁斥極端激進勢力激濁揚清

「一國兩制」的實踐只有「不走樣」、「不變形」,香港才能長期繁榮穩定。但現實當中,我們看到一些人不僅公然詆毀「一國兩制」,更有打著「本土」旗號的「港獨」言行主張。對於這種極端激進、毀壞香港七百萬市民切身利益的惡行,作者既能從港人的角度,剖析「本土」的真假之辨;又能從歷史發展的宏觀視野,對此類極端行為作出有力的批判,極具說服力。

例如,在《中央政府是香港本土價值最堅定守護者》一文中,作者指出,過去兩年來的事實說明,破壞香港本土價值、破壞香港本土利益的,正是這些滿口「本土」的極端反對派。而真正在維護香港本土價值、維護香港整體本土利益的,恰恰是被反對派攻擊的中央政府。從「一國兩制」制度的確立,到《基本法》的全面貫徹落實,乃至回歸至今十九年來的民主、法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都在無可辯駁地證明,香港本土價值、本土利益之所以能良好維護至今天,固然是全體香港市民的共同努力,但中央政府無疑是當中最為堅定、最有誠意、最為堅強的守護者。

文章鏗鏘有力,一舉擊中極端勢力的要害。又如,在批判《十年》得獎的荒謬性時,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一部電影無論是藝術水平、拍攝技巧、演員表現統統乏善可陳的情況下,卻可以憑藉極端的政治立場宣示而壓倒真正的「最佳」,那麼這不只是對藝術本身的反諷,亦是對整個香港社會的侮辱。這是政治凌駕專業、少數綁架多數、激進騎劫理性(見《「十年」得獎是香港的悲哀》)。

揭櫫香港正確方向溯本清源

當前香港處於一個深刻變化的時期,只有對客觀環境、政經大勢有準確的把握,才有助於找到正確的方向。事實上,香港所遇問題不僅僅是高度的政治內耗,還在於一些市民對未來前途的迷茫,換言之,是整體的信心問題。因此,作者在多篇文章中,結合國際國內大勢,社會各階層不同的利益主張,以及中央對港政策的核心內涵,深刻闡述香港的正確路向。

例如,在《香港各界應珍惜和鞏固張德江視察香港成果》一文中,作者指出,委員長反覆講,發展是硬道理。無論前面有多麼大的阻力,特區政府都應堅定發展的信心,特別是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盡快突破。中央支持香港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四個方面的作用……如果能在這四個方面有所作為,一定能打造出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未來20年經濟持續增長則無憂。經濟發展可以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更多創業機會、更多改善市民福利的資源,香港面臨的諸多矛盾問題可以有效化解。作者揭櫫了香港要「突圍」的根本方向,有理有據。

推動社會良性發展用心良苦

當前香港正處於一個深刻變化的時代。世界格局在變,區域競爭在變,國家發展在變,香港內部亦在變。香港能否繼續保持繁榮穩定,七百多萬香港市民福祉能否得到保障,需要「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需要中央的大力支持,需要特區政府的有效管治,更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因此,既要認清社會矛盾與問題的本質,又要找準未來發展方向,還要對社會現實中不同利益群體的要求進行有效疏導。作者在此方面可謂用心良苦,從特區政府施政所遇問題切入,逐一剖析,逐一提出建議;更針對反對派長期拒絕溝通的態度,作出合情合理的勸導。

針對反對派拒絕溝通的做法,作者指出,委員長此次訪港之行,非常令人矚目的是,與四名泛民議員直接溝通,傾聽大家意見,說明中央最高層真心希望香港政局穩定、社會和諧、經濟繁榮、人心凝聚。張德江委員長已經向泛民議員釋出善意。筆者認為,泛民議員完全應該作出正面響應(見《泛民議員可以接下張德江的橄欖枝了》一文)。諄諄善誘,以理服人,既是對反對派的真誠說理,更是對香港社會大眾的積極呼籲。

身在商海文心不棄書明其志

屠海鳴先生和我一樣,都是「媒體人」。他出身於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家庭,復旦大學新聞系畢業後,曾長期擔任上海《解放日報》的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上海舉行首屆十佳記者評選活動,屠海鳴先生在二千多名參評記者中脫穎而出,與他的母親雙雙當選「十佳」,當時的上海市市長汪道涵先生還親自向他們母子頒發獎狀,成為一時佳話。

儘管其後離開新聞前線,來港定居從商,但新聞記者工作對他的影響不僅沒有因此沖淡,反而以另一種形式體現出來。據我所知,屠海鳴先生如今的作息時間仍與前線記者編輯相差無幾,是「日夜顛倒」,晚上往往工作至次日凌晨四時左右,幾乎天亮才睡覺。而深夜工作的,並非經商事務,而是在奮筆直書、在思考國家與香港發展中的大小問題。不僅如此,他還專設一個資料信息中心,專門延聘數人收集整理香港及國內當天的重要輿情,供其寫作參考。如此精神狀態、如此高強度的付出,試問香港能有幾人?

屠海鳴先生不僅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曾經的優秀記者,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慈善家,多年來積極參與投入慈善事業,積極捐款、扶貧、助教,令人尊重。如今身兼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的常務副會長、香港僑界社團聯會的永遠名譽會長、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政協常委等多項社會職務,身兼多職,對國家、對香港、對家鄉,都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實際上,讀者通過閱讀這本新書,固然會對把握香港問題大有裨益,也會對作者愛國愛港的情懷有更深的瞭解。這本新書的內容值得大力推薦,作者為人為文也值得推崇。

責任編輯:李可為

新聞排行
新聞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