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博同情轉巨債洗黑金 警惕梁游「眾籌」騙局

2016-11-21

【文匯網訊】「青年新政」梁頌恆和游蕙禎對於被高院取消議席仍然不死心,表示會上訴到底。但兩人卻明言無法支付訴訟費用,於是發起網上「眾籌」,聲稱向市民籌集500萬元上訴云云,至今約籌到10多萬元。專家提醒市民,「眾籌」根本就是一場騙局,應保持高度警惕。以下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上海市政協常委屠海鳴11月21日發表的署名文章全文:

高院判令褫奪梁頌恆、游蕙禎議席,這是對「港獨」勢力的沉重打擊,更是對鞏固「一國兩制」憲制秩序的重要判決,得到香港各界廣泛支持。然而,反「港獨」是一項長期的鬥爭,「港獨」及其幕後的境外政治勢力不會就此罷休,勢必全力反撲,採取一切手段繼續欺騙誤導公眾、荼毒青年、撕裂社會。就在上述判決出台後,梁、游即以上訴至終審法院為名,開展一項所謂的「眾籌計劃」,聲稱欲集資五百萬元以作上訴的律師費用。儘管「眾籌上訴」名義冠冕堂皇,但只要細心分析,便可以發現當中種種疑點:一個擁有眾多「金主」支持的政黨,一個獲得美國扶持的組織,一群能夠聘請四名資深大狀打官司的團伙,一夥生活極其奢侈的年輕人,竟然會「沒錢」上訴?完全有合理理由質疑,「眾籌」根本就是一場騙局,真正目的是要轉移視線博取同情,以類似「龐氏騙局」方式進行債務轉移,並掩蓋所得的政治「黑金」。廣大市民對此應保持高度警惕,勿再成「港獨莊家」騙局下「大小通吃」的對象,成為替梁、游奢侈生活買單的受害者。

「港獨」從來都是靠欺騙來成功「出位」。過去以「反水客」來騙取青年支持,「旺角暴亂」又以「同情小販」為藉口籠絡人氣,立法會選舉更以所謂的「民族自決」迷惑市民。到了此次「宣誓」公然辱罵國家民族,事後也能以「鴨舌洲口音」來試圖矇混過關。官司失敗後,席位被褫奪,青年新政又一次施展欺騙的拿手本事,打出「上訴求司法公義」的冠冕堂皇旗號。然而,騙局就是騙局,完全經不起起碼的基本倫理推敲。

弱者形象 轉移視線

一個最簡單的道理是,青年新政這個成立僅一年多的政黨,不僅擁有眾多神秘的「金主」,亦不斷受到美國等外國駐港人員的「關照」,可謂財雄勢大、實力雄厚,根本與「窮」字搭不上邊。事實是,他們可以派出多人參選區議會,又能在立法會選舉中連奪兩大選區的席位,更能發動、組織、指揮「旺角暴亂」以及「包圍中聯辦」等大型行動,而梁、游二人亦可以經常不斷地飛到台灣等地「會客」、「見友」等等,試問如果沒有足夠的經費,這些又豈能做得到?即便是公民黨、民主黨,亦無法達到「青政」的實力。更重要的一點是,上周立法會秘書處驅離他們時,記者拍到整個辦公室充斥著的是各類名貴酒瓶,如果再聯繫上梁、游二人租住貴價「私竇」,出入有人照顧,足見其奢侈作風,若「沒錢」斷不可能有這種生活。

如此「富貴」的組織,何以要「眾籌」?實際上,梁、游二人要達到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轉移視線」。「港獨」勢力在立法會選舉之後,一度氣焰囂張,不僅對建制派,就連「本土派」或其他「泛民」政黨也不放在眼裡。然而到「宣誓」問題鬧大了,他們才開始放軟姿態,扮著一副「被打壓」、「被排擠」的弱者面孔,目的就是要博取同情。當上週二高院作出判決後,梁頌恆決定上訴時,以極其煽情的語言聲稱:「就算傾家蕩產也要上訴。」其後又在多個訪問中扮出一副「走投無路」的可憐狀。「青政」極力塑造一個弱者、反抗者、無權無勢者的形象,而「眾籌」這種「群眾運動」,更是將原本反「港獨」的核心主題,轉移成了「上訴公義」的討論。

龐氏騙局 或涉違規

截至上週六為止,這個名為「眾籌上訴」的籌款行動只獲得十一萬五千元,不足目標五百萬元的百分之三。儘管如此,其做法有著明顯的違規之處,一些舉措更有違法的嫌疑。根據香港證監會資料,眾籌(Crowdfunding)一般是指透過網上平台,從眾多個人或機構取得小額款項,用於向某一項目、業務或個人貸款以及其他正當需要提供資金。主要體現方式包括:股權眾籌、點對點網絡貸款、捐贈籌款(為慈善目的)、預售籌款。一旦涉及「集體投資計劃」(Collective Investment Scheme,又叫CIS),便必須經過證監會的批准,才能在香港進行。而這種集資方式,往往會成為債務轉移,甚至是諸如美國的龐氏巨騙情況。

梁、游所聲稱的「眾籌」,儘管並非是作為「投資」,而是以類似於「捐助」的方式進行。但問題在於,當中同樣存在將「用新款還舊債」、「騙新資金以解壓力」的可能性。實際上,這筆上訴的律師費用,完全是梁、游自己惡行所致,咎由自取。而在高院審理時的法理已經說得非常清晰,梁、游根本沒有任何上訴成功的可能。一個勝訴幾率極低的案件,仍然要向公眾徵集款項,到底意欲何為?如果參照梁、游初審時所需繳付的數百萬元律師費,以及需要向立法會返還的近百萬元費用,可以有合理的懷疑,有人受不住強大的債務壓力,而需要不斷吸收資金以維持運作。這種情況與2008年美國馬多夫騙案十分相似。

收款方式 來去無蹤

鑒於梁、游集資的可疑性,網絡支付商Paypal已經立即停止了其帳號。然而,梁頌恆其後又在網上聲稱,可以四種方式收取款項:支票、電子支票、銀行轉帳(需私信以告知具體帳號)、比特幣(Bitcoin)。這種收取資金的方式則更為可疑,參與「眾籌」的市民,無法確定其所支付的款項真的是作為打官司之用,而以比特幣的方式集資,更難逃「掩蓋黑金」的嫌疑。眾所周知,國際社會早就關注比特幣的洗錢罪行。匯豐銀行早前因憂慮洗錢風險,關閉了比特幣運營公司的戶口;而署名的比特幣交易站運營者被正式指控參與洗黑錢,幫助販毒者將100萬美元兌換成為比特幣。明知當中的問題,為什麼梁、游會選擇比特幣作為「眾籌」的方式?

關鍵在於,以比特幣方式收款,可以掩蓋「政治黑金」的來源,來無蹤去無影,即便資金來源有問題,監管機構也很難查到確切證據。最後很可能出現的情況是,五百萬元「超額完成」,但實際上現金轉帳或支票寄出的金額只佔極小部分,大部分都是從比特幣渠道獲得。市民有理由質疑,當中有人意圖掩蓋來自美國的政治獻金?而梁、游竟然擁有比特幣收款戶口,必定不是首次使用,在過去一年多來,尤其是兩場選舉、「旺角暴亂」等,是否有同樣來源?警方對此有必要作出詳細調查。

由以上可知,所謂的「眾籌」打官司,不過是另一場政治騙局。所謂的「傾家蕩產」,不過是騙人的口號。梁、游真正的目的,是要博取同情、轉嫁巨債、掩蓋黑金。市民若輕信其言,將難免成為其個人奢侈生活的買單者、騙局的受害者。這些情況說明,儘管人大常委會的釋法決定、高院的判決為遏制「港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反「港獨」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外國政治勢力也不會就此放棄對香港內部的操控,在可見的將來,類似梁頌恆、游蕙禎、陳浩天、梁天琦式的「木偶」會不斷出現,更多的騙局也會不斷出籠。揭穿其騙局本質,不僅僅是要避免市民上當受騙,更在於要維護香港的核心價值、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與市民的切身利益。廣大市民需要擦亮眼睛,辨別真相,切勿受騙。

責任編輯:李可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