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侵華日軍戰爭暴行再添鐵證 美籍華人捐最新實物史料

2016-12-05
1937年9月17日美聯社照片。日軍佔領北京。1937年9月17日美聯社照片。日軍佔領北京。
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事件發生地-龍王廟」。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事件發生地-龍王廟」。
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盧溝橋事件」。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盧溝橋事件」。
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上「盧溝橋」。畫面下「玉泉山第一泉」。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上「盧溝橋」。畫面下「玉泉山第一泉」。
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宛平縣城南門」。1937年日本發行的軍事明信片,隨軍畫家手繪,盧溝橋事件主題,畫面「宛平縣城南門」。
盧溝橋全景,來自一名在日本的收藏家。文字標明「事變發起的盧溝橋宛平之全城」。盧溝橋全景,來自一名在日本的收藏家。文字標明「事變發起的盧溝橋宛平之全城」。
1938年日本發行軍事郵件信箋。隨軍畫家手繪「永定河盧溝橋」。1938年日本發行軍事郵件信箋。隨軍畫家手繪「永定河盧溝橋」。
1938年日本發行軍事郵件信箋。隨軍畫家手繪「永定河盧溝橋」。1938年日本發行軍事郵件信箋。隨軍畫家手繪「永定河盧溝橋」。
一名日本軍人遺物相冊裡的照片,一隊日軍在盧溝橋前。一名日本軍人遺物相冊裡的照片,一隊日軍在盧溝橋前。
1939年日軍在中國的照片,來自一名美國士兵的遺物相冊裡。1939年日軍在中國的照片,來自一名美國士兵的遺物相冊裡。
1939年日軍在中國天津的照片,來自一名美國士兵的遺物相冊裡。1939年日軍在中國天津的照片,來自一名美國士兵的遺物相冊裡。
1937年7月13日美國國際新聞圖片社原版照片。日軍在宛平城。1937年7月13日美國國際新聞圖片社原版照片。日軍在宛平城。
1937年7月19日美國緬因州班戈市「班戈每日商報」頭版頭條報道:日本飛機向中國軍隊猛烈轟擊。1937年7月19日美國緬因州班戈市「班戈每日商報」頭版頭條報道:日本飛機向中國軍隊猛烈轟擊。
圖為魯照寧在2016年5月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捐贈實物史料 記者陳旻攝影圖為魯照寧在2016年5月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捐贈實物史料 記者陳旻攝影

【文匯網訊】(記者陳旻 南京報道)美籍華人魯照寧在紐約對本報記者獨家披露,他將把收集到的關於「盧溝橋事變」的最新實物史料,於12月6日赴北京定向捐贈給北京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

魯照寧此次擬捐贈的這批150件(套)史料資料中,有1937年日本發行的由日軍軍畫兵繪製的記錄盧溝橋事件的系列軍事主題明信片;有他自日本收藏家處高價購買的當年侵華日軍當年在事發期間拍攝的盧溝橋全景照片;還有美聯社在1937年9月17日拍攝的日軍佔領北京後歡呼的瞬間。

此外,魯照寧擬最新捐贈的這批實物史料中,還有由美國陸軍部與美國城堡影片公司拍攝製作8MM膠片轉換陳電子格式光碟6張,記錄了罕見的當年抗日戰爭實況畫面;《生活週刊》《朝日新聞》、《寫真週報》關於1937年盧溝橋事件的報道。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這便是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此為日本帝國主義全面啟動侵華戰爭。

在魯照寧此次將捐贈的美國緬因州班戈市「班戈每日商報」,在1937年7月19日頭版頭條報道「日本飛機向中國軍隊猛烈轟擊」,可見該事件令世界震驚。

自費網絡競拍捐贈中國

1964年出生於南京的魯照寧,1980年跟隨父母移民美國,現在紐約電力公司工作。

自2004年始,魯照寧為找到侵華日軍罪行證據,開始在網絡上不斷搜尋有關日本侵華戰爭的文物資料。網絡競拍是他搜尋文物的主要渠道,他從海外網站上的賣家拍賣中競買,並源源不斷地捐贈給中國。這些競拍來的大批文物,組成了一部日軍侵華史,一點一滴無不透著軍本軍國主義的野心。

魯照寧為收集這些資料花費了非常多的時間,「這些資料是在網絡上搜尋其它資料時發現的資料名稱,再根據這些名稱登陸幾十甚至幾百個的網址,再經過過濾,挑選出有實際價值的。」

魯照寧執拗地以自己的方式持續表達著對中國的摯愛。他說,「十多年來,我已經形成了習慣,只要有片刻空閒,立即上網搜尋有關侵華日軍暴行的所有資料,然後競拍。」「有時,半夜醒來也立即上網搜」。每當一個專題系列史料收集到一定規模,他就飛回中國實施捐贈。

魯照寧說,「我會繼續下去,就算到了最艱難的地步,把家裡東西賣掉我也要做。」魯照寧曾經給自己寫過一句話:"The best never rests. When he rests, he will R. I. P. (Rest in peace),意為:一個優秀的人是不會停下來的,當他停下來的時候,他已經長眠。

他強調:這就是他的人生哲學。

搜集抗戰文物已經成為魯照寧自己賦予自己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他說,自己這麼做,是因為「對於日本扭曲和抵賴歷史的憤怒,日軍在中國發生的罪惡暴行應該讓後人知道其真實的一面。」

自2004年以來,魯照寧已經在全世界搜集並捐贈了有關南京大屠殺的照(圖)片、實物、音像資料、史料、圖書、雜誌、報紙等珍貴文物史料超過1700件。在2015年的內地文物評審中,其捐贈的近百件文物被評為中國國家徵集珍貴文物三級以上,含數件國家一級文物。

責任編輯:星空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