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5日,紫荊網發表署名尹樹廣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11月5日,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16+1)領導人會晤在拉脫維亞首都裡加舉行,中國總理李克強與16國領導人出席。各國領導人圍繞「互聯、創新、相融、共濟」主題,達成一系列重要共識和成果。觀察家指出,隨著「16+1」機制啟動五年來簽訂的各項協定逐步落實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加速推進,「16+1合作」正進入成熟期和收穫期,成為中國與歐盟合作的新亮點。
「16+1」是中國對歐政策的一大創舉
2012年4月,在中方的倡議下,首次「16+1」領導人會晤在波蘭首都華沙舉行。這次由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率團出席的峰會,首次規劃了「16+1」框架內互利合作的未來,溫家寶總理宣佈的十二項合作舉措和提出的四條原則建議,得到中東歐各國積極響應。華沙會晤後,「16+1」領導人又先後舉行布加勒斯特、貝爾格萊德和蘇州三次總理會晤,通過了150多項合作舉措,覆蓋政治互信、經貿投資、金融互助、節能環保、基建交通、科技創新和人文交流等多個領域,尤其是去年蘇州會晤通過的《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中期規劃》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16+1」機制的產生有著複雜的地緣政治經濟因素和背景。眾所周知,16國均為中歐和東南歐地區的前社會主義國家,波羅的海三國則是前蘇聯的三個加盟共和國。1989年東歐爆發「天鵝絨革命」及蘇聯和南斯拉夫解體後,上述國家均選擇走「西方道路」,政治上實行資本主義多黨民主政治,經濟上走自由市場道路,波蘭等11國先後加入歐盟。在長達二十餘年間,由於意識形態差異和地緣政治地位下降等原因,中國與中東歐國家關係基本上處於半停滯狀態。進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均產生在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新型務實關係的強烈政治意願,希望恢復傳統友好合作關係。
另一方面,中東歐11國陸續「入盟」後,在歐盟內擁有「平等一票」,政治地位顯著提升,但經濟卻仍落後於「老歐洲」;中國實力全面崛起,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使得「16+1合作」落在實處,成為中國與歐盟合作的新亮點和新動力。
李克強「里加四建議」廣受歡迎
本次里加峰會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意義,各國領導人簽訂了《里加綱要》等文件。李克強總理就未來「16+1合作」提出四點建議,包括深化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合作,發揮好金融合作的支撐作用,開拓綠色經濟合作新空間和進一步密切人文合作。
李克強總理此行的一大亮點是,為「16+1」金融控股公司親自揭牌,解決了「16+1合作」缺乏金融支持的短板。該公司由中國工商銀行全資控股,牽頭設立了100億歐元基金,計劃撬動項目信貸資金500億歐元,專門用於支持16國在「16+1」框架內採購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中所需要的「中國製造」裝備和產品。
海內外輿論普遍認為,裡加峰會取得的成果將有助於加強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貿易和投資,進一步夯實「一帶一路」倡議的實踐基礎。路透社在一篇評論中認為,中東歐是中國「一帶一路」的關鍵區域,中國希望在國內經濟放緩的情況下,在這為中國公司開闢新的出口市場。
波捷塞匈羅是「16+1」支點國家
中東歐位於「一帶一路」的沿線地區,區位優勢明顯。從歷史看,該地區曾是德、俄和奧匈等帝國爭奪的核心區域,「冷戰」期間更是美蘇爭霸的「緩衝區」;從地緣政治看,16國處於歐盟與俄羅斯的夾縫之中,「後共產國家」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克羅地亞11國雖已加入歐盟,但經濟水平與「老歐洲」尚有很大差距,而與中國經濟具有相當的互補性。
同時,16國具有自然資源豐富、人口素質高、港口條件好、市場容量可觀等優勢。該地區總面積133.6萬平方公里,占歐盟的百分之三十;人口1.23億,占歐盟四分之一;最大的波蘭領土31.27萬平方公里,人口3,849萬。這一切為「16+1」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
五年來,「16+1」框架內的互聯互通和產能合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匈塞鐵路項目塞爾維亞段去年底已開工建設,匈牙利段的建設細節也已敲定。該項目正成為「16+1合作」的旗艦項目。再比如,今年5月,中羅雙方簽約,由中廣核參與開發、建設、運營的羅馬尼亞切爾納沃德核電廠3、4號機組項目總投資達70多億歐元,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迄今最大的合作項目。中國是捷克在歐盟外的第一大貿易夥伴,兩國貿易額去年達110億美元,中國華信集團已將捷克作為第二總部。中波工業園等合作項目正在積極推進。
總之,深化「16+1」框架內的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合作,重點之一是構建中歐陸海快線建設,打通縱貫中東歐地區的交通大動脈,建設多個國際物流中心。相信隨著「16+1合作」的推進,我們會看到更多的雙邊和多邊合作成果。
「16+1」面臨的四大挑戰
一、歐盟的戰略擔心。16國中的11國為歐盟成員國,而歐盟作為一個超國家的政經一體化組織,具有統一的法律、金融和投資等政策。從一開始,歐盟便對中國主導的「16+1合作」表示出戰略擔心。比如說,德國是歐盟一體化的「火車頭」,波、捷、匈等中歐各國一直是其「後院」,主要產業均受德資控制。為了打消歐盟的疑慮,外界注意到,歐盟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作為觀察員受邀出席了裡加會議。
李克強總理不止一次地強調:「16+1」是增進中國與歐盟合作的重要創新,是中歐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益補充,中方將本著開放、透明的原則,將「16+1合作」同中歐構建和平、增長、改革和文明四大夥伴關係相對接,願與歐盟實現第三方合作。此番講話具有明顯向歐盟喊話和給歐盟吃「定心丸」的意味。
二、國家小而多、市場相對分散狹小。這大大增加了跨國大項目的合作難度。
三、歷史上存有「反共」情緒。各國多為前社會主義國家,轉型時期曾存在較強的「反共」情緒,「中國威脅論」也有一定市場;當持右翼主張的政黨上台,便有可能影響合作項目的落實。此外,中東歐各國間存在諸如領土、歷史、宗教和種族等固有矛盾,增加了多邊合作的不確定性。
四、各國普遍資金匱乏,希望中方在合作項目上「大包大攬」。中國應進行充分的項目可行性分析,計算好經濟回報,防止出現「投資陷阱」。
責任編輯:Caro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