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快訊 > 正文

廣東省政府: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信心

2017-03-06
 廣東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熱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馬興瑞稱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信心,相信在世界灣區經濟中走得更快更強(香港文匯網 記者 毛麗娟 攝)。

廣東代表團全國人大代表熱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馬興瑞稱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信心,相信在世界灣區經濟中走得更快更強(香港文匯網 記者 毛麗娟 攝)。

【文匯網訊】(香港文匯網 記者 毛麗娟)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廣東代表團全體會議6日上午對中外媒體開放,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馬興瑞等領導悉數到場,代表熱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馬興瑞表示,粵港合作未來將從制度層面去突破,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是要在經濟上合作,更要做到經濟、社會、交通的全面互聯互通 ,未來該灣區將比肩紐約、洛杉磯、東京三大灣區,相信會在世界大灣區中走得更快更強。廣東省發改委主任呼籲成立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賦予平台改革權限以及更多先行先試政策。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0週年,在回答本網記者關於「如何進一步深化粵港合作?」的問題時,馬興瑞表示,香港回歸二十年來,粵港合作無論是在制度層面、還是基礎設施、經貿、科技教育人文、專業服務領域,都取得了不少成績。他指,2010年的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2015年中央批准的廣東省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及今年年初深港雙方簽署的落馬洲河套開發備忘錄,還有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深港通等,都是粵港合作平台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標誌。

馬興瑞談粵港合作:從經濟到全面互聯互通

馬興瑞舉大疆無人機創始人汪滔的例子,說明深港兩地在青年交流合作上的優勢:「汪滔是香港科大畢業,創業7年,去年銷售無人機的收入是幾十億,歡迎更多香港青年來廣東創業。」他續指, 「港珠澳大橋」、「廣深港客專」等基礎設施建設也大大加強了兩地民眾交往的紐帶。馬興瑞希望未來粵港合作從制度層面繼續突破,建立經濟、社會、交通等領域的全面互聯互通。

馬興瑞到廣東從政三年以來,一直重視與香港各界人士的交流互動,主政深圳時期多次會見香港各行業的代表團,席間也多次表達歡迎港商港人到廣東投資興業,不僅是帶來資本、也可以帶來服務、帶來技術,他十分看好香港專業服務業進入廣東的發展機遇。

建設大灣區 粵呼籲設立國家層面合作協調機制

如何加快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發改委主任何寧卡認為,目前尚面臨三大不足,其一是創新要素整合不足、其二是某些區域的交通不便、第三則是缺乏國家層面的協調機制。

他認為應該關注六大層面。首先是基礎設施要補短板加強互聯互通,形成輻射全世界的交通體系;其次是統籌利用創新資源、打造全球創新高地,構造開放型創新高地;此外是建設一帶一路新格局,深度推進服務貿易自由化;第四是培育利益共享的產業價值鏈;五是共建金融核心圈;六是建設國家森林城市群,綠色、宜居、宜業。

何寧卡給出四點建議:呼籲國家賦予粵港澳更高效的合作協調機制,協調落實三地共建大灣區;希望國家支持廣東對接世界更高的服務標準,推範圍更寬的CEPA協議;支持廣東打造國家科技產業中心、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探索粵港澳科技戰略聯席會議機制;設立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基金,支持重大合作項目,發揮基金的引領作用。

廣東的沿海城市是比肩世界發達城市的經濟體,而內陸城市尚面臨脫貧的困境。胡春華則關注到廣東粵東與粵西、粵東北的區域不協調現狀,他認為廣東已走過「讓一部分先富起來」的階段,到了先富幫後富、共同富裕的階段,未來將著重解決區域發展不協調的現狀,投入「人、財、物」先是解決廣東貧困地區與珠三角交通連接的問題;其次是鼓勵珠三角城市與廣東欠發達地區實行產業共建,比如中興去河源、比亞迪去汕尾;另外是改善貧困縣市的公共服務,省政府拿出500億元興建45家醫院;同時,廣東有173萬貧困人口,去年解決了53萬人的脫貧,今年還要解決剩餘貧困人口的脫貧。

責任編輯:京辰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