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網訊】引言:任沁沁作為新華社的「老」記者,「兩會」經驗十分豐富。回顧跑「兩會」的經歷,她在這裡向我們講述一些「諜戰」兩會的法寶。
3月13日上午,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閉幕式,香港特首梁振英被增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在辦公室裡看到這則新聞,一下把我的記憶拉到7年前的今天。
當天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的何厚鏵,在第一時間接受了新華社專訪,而我有幸承擔了這個任務。十一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閉幕會一結束,何厚鏵走進北京廳大門的那一刻,我便迎上前去,祝他「生日快樂!」這一下拉近了距離,他笑謝。因為時間有限,我提出三個問題。「生日當天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有何感言?這一頭銜對您而言,意味著什麼?」「今後,將如何在增進澳門與祖國內地的感情和聯繫上發揮您的作用?」「對於澳門未來發展,有何期待?」他一一認真回答。兩小時後,一篇內容翔實豐富、權威的獨家專訪出爐,題為《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我將為國家發展盡職盡力」》。當天,新華網頭條掛出「新華社獨家專訪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
由於是何厚鏵當選全國政協副主席後第一時間接受獨家專訪,對其被賦予的新的責任和擔當的公開表態,主題重要,影響廣泛。海內外各大媒體紛紛轉載,新華社的快速反應和權威聲音再次得到驗證。
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作為新聞富礦,是各路記者必爭之地。從2009年至2014年,我跑過五年兩會,感受良多。每年兩會,都能采寫100多條高質量高採用稿件,其中單2013年兩會,就采寫近189條稿件,採用不少在百家以上,最高達到360多家。
用心鑽研,提前設題;細膩感受,放開去闖;勤奮採訪,高效寫稿;心中有數,有的放矢;隨機應變,靈活調度……回顧我跑兩會的經歷,在這裡總結一些「諜戰」兩會的法寶。
「亮劍」:硬新聞搶佔兩會科技制高點。 火箭、探月、高鐵、空間站、殲擊機、隱形戰機、大運輸機、大飛機、高原冰川、轉基因、發動機、機器人、高原凍土、轉基因……上天入地下海,我所採寫的科技硬新聞涉及航天航空、探月工程、氣象氣候、地震災害、高原研究、深海拓展、通訊技術等當時備受關注的話題,採用多在百家以上,甚至兩三百家,佔領了不少報紙頭版。這些,讓新華社佔領了兩會科技硬新聞報道的制高點和話語權。
平時不跑科技,為何能在兩會期間亮出強硬科技牌呢?幾句話也許能簡單概括:積累鑽研不外行,聯絡專家用真心,嚴謹求證不求炫,高度敏感找亮點,專家信任可永續。
「潛伏」:突破封鎖提問小班禪。2010年兩會前夕,十一世班禪被增補為全國政協委員。這位肩負國家民族重任、帶著傳奇色彩,20年來鮮出現在公眾視野的翩翩少年,公開亮相政壇,會展現出怎樣的精神面貌?世人將給予他怎樣的評價?海內外反映如何?這個必然被媒體聚焦的新聞人物,當然不會被我們「放過」。十一世班禪公開面對媒體次數並不多。我通過會場觀察、外圍採訪,采寫了《十一世班禪以謙恭之姿亮相政壇 藏傳佛教界稱頌榮耀》,配合以白描稿件《十一世班禪的「兩會表情」》《十一世班禪:「如實表達老百姓的心聲」》,將一個清晰的十一世班禪委員生動展現在受眾面前。此後,我保持了對班禪大師的關注,在2011年主動發問班禪,策劃采寫《班禪向海內外發出藏歷新年祝福》《班禪謙和從容參政與不同教派委員溫暖互動》;2014年,采寫《「生活康泰,善願如成,扎西德勒!」——第十一世班禪發出藏歷新年祝福》《第十一世班禪譴責昆明暴恐襲擊:傷害自他眾生之性命要遭報應》。其中,班禪譴責暴恐的新聞被央視「新聞聯播」在重要時段口播,並點明「班禪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十分罕見。而班禪透過新華社向海內外發出藏歷新年祝福,也是自此而始。
「一路追擊」:引領熱點「追」得雲開日出。記者要有靈敏的「狗鼻子」,時刻保持對相關輿論熱點的高度警覺,並尋找到最合適的「嘴巴」來進行回應。這樣才能讓每個問題、每篇稿件都觸摸到媒體和受眾的關切,產生社會價值。
關注並引領熱點,是兩會上會記者「必修課」。採訪熱點人物,腳步要快,臉皮要厚,眼神要精,嗅覺要靈,尋人要准,提問要逗……有了這幾個「要」,就能找到的的人,問出好問題,寫出好稿子。
2013年兩會,《商業部長吐槽快遞不理 郵政局長積極回應一稿》,這篇稿子發出後,引起較大反響,陳部長和馬局長隨後互相通了電話,就未來進一步合作進行了洽談。稿件緣起於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記者會上講述自己的一次不愉快網購——本想元旦送給孫女的生日禮物,聖誕前一天下單,1月5日還沒收到。恰好國家郵政局長馬軍勝就在科協界別,於是就「安排」他們之間進行了一場隔空呼應。這樣的稿件,寫起來舒暢,讀起來有趣,也產生了積極的社會意義,促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偶遇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鍥而不捨約訪,高效提出幾個問題:中國超美國成世界第一大專利申請國,意味著什麼?專利申請量代表一流創新力嗎?中國是真正的創新型國家?中國離諾貝爾獎有多遠?華為、中興在美國遭遇知識產權糾紛和調查,您怎麼看?發達國家何以將知識產權作為遏制中國發展的重要手段?如何應對電子化趨勢帶來的知識產權保護挑戰?氣候變化等新課題給國際知識產權制度帶來新挑戰,如何展開國際合作?稿件一方面對中國為何尚無人獲得科技界諾貝爾獎進行歷史、體制、社會等多元維度的深入解讀;另一方面,就當下熱點如華為中興在海外遭遇「專利調查」等進行回應,明確反對知識產權政治化。第一時間引起輿論聚焦,被各大門戶網站和報紙大量關注引用。
「特殊較量」:當兩會遭遇突發事件。兩會期間,突發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如何在兼顧正常報道的同時,第一時間找到最佳落腳點,作出及時反應呢?我認為以下要素不可少:可以發出權威聲音的中心人物、不偏不倚回應受眾關切點、客觀平衡提供有效信息。
突發事件並不可知,但漩渦中的記者,應該有一種責任叫不缺位,有一把尺子可衡量權重,有一個馬達能隨時發動。
北京時間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發生大地震,我即刻保持對地震台網的關注。很快,中美分別發佈日本地震8.6級、7.9級的訊息。我馬上給中國地震局局長陳建民打電話瞭解情況。最新震情、對中國和日本的影響、地震原因分析、中美發佈震級不同原因、與盈江地震的關聯……此次連線獲取的信息組成了對此次地震的第一時間反應稿,14時46分,也就是地震後的一個小時,這條稿件入庫,成為中國對此次地震分析、反應的首條稿件。傍晚我再次連線地震局,獲悉中國國際救援隊準備就緒可隨時馳援、海嘯對大陸和台灣海岸線影響、日本最新災情、後續救援等最受關注的信息,《中國地震局:海嘯對大陸影響不大救援隊待命援日》一經發出,即有上百家採用。當天晚上11點,我連線力主地震預測的著名地球物理界泰斗陳運泰,寫出《全球震災頻發促中國完善「十二五」防災救災體系》……這些稿件,即時、權威、全面、深度,展現了關鍵時刻我社報道的敏銳度、權威性,贏得了此次突發事件報道的先機。
2014年3月8日馬航失聯消息傳來,我們也第一時間采寫《馬航飛機失聯 兩會代表委員盼奇跡發生》《「我們都很揪心」——馬航客機事件震驚中國》。
「仁者無敵」:以真心得信任所向披靡 。和委員交朋友,用一顆真心交流,不僅為新聞,也長存了一份友誼,贏得了一種信任。
戚發軔、葉培建、梁小虹、陳建民、孫志輝、陳運泰、馮培德、吳光輝、李烈榮、孫聰、唐長紅、楊偉……他們都是慎之又慎、守口如瓶的老專家,如何從他們那裡獲取有價值的新聞呢?帶一顆虔誠、求知的心情去交流,不只為了抓新聞,也是一種學習、吸收、參透。專家不會告訴你哪個點是亮點,但記者要有敏感度,要發現,要追問。
科技的稿件很抓眼球,但敏感,涉密。每次完稿,我都要主動給委員看。他們認為敏感的一律刪除甚至不發。我知道,審稿會耽誤時效,甚至被斃稿,但內心卻是舒坦的,相信採訪對象也會因此放心。
「黎明之前」:挑燈夜戰VS黎明開戰 。兩會是一場掉肉不掉血的會戰。最難受的是睡眠嚴重不足。太多的稿件來不及寫、想法來不及實踐,只恨時間太短暫。
記者們挑燈夜戰到黎明十分常見。政協組的同事們白天採訪,回來寫稿,晚上11點開會,12點接著寫,能在2點前入睡的恐怕少之又少。有人調侃「兩會半月,老了半歲」。
中間有幾天,晚上實在熬不住了,我想了個妙招,困了就睡,早上4、5點起來寫稿,果然,一日之計在於晨,效率出乎意料。黎明開戰是個好辦法。
所有的辛苦都無怨無悔。記者本是勞碌命,苦累都是分內事。今天想開,我依然懷念兩會的充實忙碌。
(講述者:《新華社》記者 任沁沁 統籌:張碧輝 )
責任編輯:高峰